开展有效教学,提高课堂实效(实验高中教学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3.展示、交流、验证(教师收集反馈信息)。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对已获知的信息分组进行展示、交流、验证。教师展示针对本节课易混点和易错点设计的问题,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解决;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
4.精讲释疑(有针对性讲解)。精讲释疑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而比较幼稚的稀奇古怪的问题也应倍加留心,梳理分类,准确解答。
5.练习巩固(收集反馈信息)。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在练习问题设计时,应注意多设疑,使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尽可能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程度。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练习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高年级学生应把侧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讲评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6、课堂总结。
总之,导学即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教师及时准确地收集反馈信息,并以主导、引导、指导等行为参与课堂调控的一种教学行为。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输出交流、训练巩固、反馈矫正等师生互动行为,来提高教学效益。
四、教学模式学科化
语文:回顾检测(即课课练)(15分钟) →授新课及布置作业(30分钟)
数学:课前检测(5-8分钟) →自学预习(5分钟) →精讲知识点(25分钟) →精讲例题 →课后检测(5-8分钟)
英语:课前检测(5-10分钟) →导入新课(2分钟) →正课(泛读课(5-8分钟)、精读课、语法课、习题课) →反馈练习 →归纳总结
物理:课前检测(5分钟)→指导自学(10分钟) →新课释疑(20分钟) →练习小结(10分钟)
化学:课前检测(5-10分钟) →自学精讲(6-8分钟) →课堂检测 (5分钟)→教师小结(5分钟)
生物:课前检测 →激情导入 → 目标展示→学生自学 →重难点突破 →反馈演练 →课堂小结
政治:学生自学思考 →小组讨论 →教师精讲 →课堂巧练
历史:一读 →二讲 →三练 →四评 →五改
地理:设疑激趣 →组织讨论 →精讲归纳 →评价总结
五、课堂模式的推广和效果
连续四年,我们利用暑假对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学校用行政干预手段推广课堂模式,以达到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003-2004学年进行"开展有效教学,提高课堂实效"的倡议,明确提出了成功课堂必须具备的6条标准和6个环节,在日常教学中进行理念宣传和渗透,并在实践中进行了落实。年级组织的公开课、推门课和评课活动,均以此理念为标准进行评价。
经过两个学年的逐步推行,2006-2007学年,结合杜郎口经验,迅速在全校掀起了"学习杜郎口经验,优化调控导学"的高潮。学校先后召开了全体教师动员会、教研组长会、备课组长会,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先后组织了几十位教师上观摩课、公开课和案例分析课,树典型,促转变;全体教师的授课理念经受着剧烈地冲撞,听课热情、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课堂模式得到了明显的优化。与此同时,结合学科特点,各学科总结提出了本学科的部分课型的"调控导学"模式,学校装订成册,印发各组,借以互相参考。
本年度,在教育科和教研室的部署下,我校大力开展了"课堂教学达标晋级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推动了我校"调控导学"教学法的实施。达标晋级的课堂评价,以"调控"的理念为依据,以"导学"的模式为标准,大力引导广大教师去着力培养"调控"的能力,体验"导学"的过程,领悟高效课堂的奥秘。
我校的校级达标晋级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动员”阶段。学校召开全体教师会,认真学习《郑州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实施方案》和《郑州市课堂教学达标要求》,要求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全面达标:1、思想观念达标。2、理论水平达标(包括教育理论考试、专业知识测试等)。3、教学基本功达标(包括粉笔字、普通话、黑板作图、课件制作、实验操作等)。4、课堂教学达标(包括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活动课、实验课等不同课型)。
第二阶段为“立标”阶段。分三步进行:第一步:9月23日-10月23日,以年级为单位,由年级评委组按照分组名单对年级所有任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按照积分排队。全校参加教师164人。第二步:10月24日-10月31日,以年级为单位,由年级评委组参考教学常规落实情况、师生评议、考试成绩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按照指标分配(一年级5人,二年级8人,三年级16人)最终确定晋级候选人29名。第三步:11月1日-11月11日,学校组成领导评委组和学科组长评委组同时对晋级候选人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和业绩考核。最终确定一等奖12人,二等奖17人,并且将一等奖获得者定为学校“标杆”教师。另外,为了体现学校多元化、多角度评价方针,我们本阶段还立了"多项标",如:普通话优秀教师、粉笔字优秀教师、课件制作优秀教师等。
Tags:
作者:教育文稿网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