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有效教学,提高课堂实效(实验高中教学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第三阶段为“学标”阶段:07年11月13日~08年2月20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对照学校“标杆”教师进行研究、学习,力争符合达标要求。
第四阶段为“验标”阶段:08年2月21日~08年6月10日,个人申报、年级初评、学校验收评定、学校推荐、荥阳市级验收评定、荥阳市推荐、郑州市级验收评定。
在我校达标晋级活动第二阶段中,全校教师听、评公开课近200节,听课达5000多节次,教师已牢固树立了高效课堂意识,基本掌握了"调控导学"的理论与方法,课堂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目前正在进行第三阶段,校本教研制度日臻完善,集体备课、教学反思、专题研讨蔚然成风。老师上课的标准和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我校教师达标课的评价标准为: 1、是否关注学生听课的情绪,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进度。2、是否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并适时引导。3、是否注重学法的指导、知识规律的总结指导。4、是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自己生成知识、结论。5、是否关注高考能力的培养。6、是否做到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的有机结合。7、是否体现学科的德育功能。
教师工作方式的变化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和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学生课前主动预习,课堂上大胆质疑的学生比例明显提高,课堂气氛明显活跃,各类考试成绩明显提高。
六、前景与反思
教学是一门艺术,那种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孤芳自赏、懒于探索的心态必将在新课程改革来临之际毫无立足之地;相反,那种一心想找捷径、企望一劳永逸的想法也是背离教育规律的妄想。"调控导学"理念,是在经过对常态教学的认真地全面地分析,研究总结了大量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结合现有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后,概括提出的,这不是改革,甚至也不是创新,而是切切实实地按科学规律办事,还课堂以应有的面貌。我们认为,这种理念,与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相吻合,顺应教育大环境的发展趋势。
显而易见地,由于水平所限,这种理念和做法还存在很多缺陷、瑕疵和不完善的地方(如前期单一的模式总结易形成课堂的机械化倾向,再如不同课型的课堂调控措施和模式也应不尽相同),望各位专家、同仁不吝赐教,多提宝贵意见。
Tags:
作者:教育文稿网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