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学 语言文字工作总结
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具有优良的传统,我们历来重视和发挥学校在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一年来,由于统一了认识,加强了领导, 使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迈上了新台阶,现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总结。
一、加强领导,将语言文字工作落实在学校的制度建设中
我校积极贯彻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大力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进程。学年初,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其他中层干部和语文教师为组员的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小组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在具体操作上,把语言文字工作列为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做到工作前有计划、工作中有落实,工作后有总结。学校分管领导每年召开专门会议,认真学习上级有关语言文字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专项研究布置语言文字工作,研究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措施,使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推进有力,效果明显。
本年度,全校在职教师100%参加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校将通过普通话测试作为教师资格认定的必要条件,作为教师聘任、考核、选拔、晋升的必备条件。
二、加大宣传学习力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学校充分利用广播站、橱窗、升旗仪式、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各种渠道和方式,多管齐下,大力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在全校师生中达成共识,掀起热潮。校园内有固定的宣传语言文字工作的标语、张贴画,校办公楼、教学楼、食堂等公共场所设有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指示牌。
教师队伍是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只有充分抓好教师的语言文字工作,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我校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简化字总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标点符号用法》《汉语拼音正字法基本规则》《第一批异型词整理表》《汉语拼音方案》等。学校领导把学习培训工作作为提高学校现代化管理水平、树立学校良好形象、提高师生文化素质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增强了全校教职工语言文字法规意识,进一步明确了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提高了我校语言文字工作依法管理的整体水平。
三、提高师生语言素养,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卓有成效
学校积极搭建平台,提升师生语言素养。结合每年全国“推普宣传周”活动,学校精心规划、科学组织,开展了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演讲比赛、课文朗读比赛,学生课文、诗歌朗读比赛,教师“三字一话”比赛,学生书法比赛、“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为主题的征文比赛,以“讲普通话、写规范字”为主题的电脑小报、手抄报比赛,使师生在不断历练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提升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同时,我们还努力将语言文字工作引向家庭、社会,通过教师之手,牵动学生的小手,拉动家长的大手,使普通话由校园语言迈向社会语言。
四、结合办学实际,将语言文字工作融于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
在教学流程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我们都注重语言文字的规范。我校将用字规范化作为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一个方面,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并明确要求:教学过程中必须讲普通话、写规范字,除书法作品外(倡导学生硬笔书法作品使用规范汉字),不得书写繁体字、异体字,尤其不能出现错别字。学生要学习使用普通话和能正确识别、书写常用汉字,学生作业、考卷等要用字规范。为更好落实此项规定,学校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通过定期不定期检查,引起全校教师的高度重视。在这一过程中,既培养了教师严谨的教风,又养成了学生一丝不苟的学风。
此外,学校踏踏实实开展了推普周专项活动,在推普周,师生互动,人人参与,活动形成系列。学校把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作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重点并形成学校特色。为了整治不规范用字,师生共同参与,在校园、社区开展“啄木鸟”行动,组织部分师生走入社会,纠正社会上的不规范用字用语,将学校在语言文字方面的优势向社会辐射。
语言文字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校将一如既往地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把这项工作与学校的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内化”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之中,为师生创设语言实践的良好条件和氛围,让学生切实体验到长于言辞和思维、善于表达和交流的益处,增强语言文字规范意识,使其能力和素养得以自主发展,不断开拓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新局面,为社会规范用语、用字做出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