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题3 水的净化(教案)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8-29 20:53:54

教学目标: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2.硬水及其软化。

3.过滤操作的原理及实验。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问题探究

[提出问题]

水是纯净物,纯水是一种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液体。但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纯净的水,我们日常生活使用的各种天然水中都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因此水常呈浑浊,不宜直接饮用。现有一大烧杯浑浊的天然水,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对水进行净化处理呢?

[猜想与假设]

甲生:向水中加入某些净水剂如明矾,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冉采用某种方法使沉淀物与水分离。

乙生:将烧杯中的水静置一段时间,使水中的一些不溶性固体杂质沉降下来,然后再将固体与水分开。

丙生:通过加热使水沸腾成水蒸气,然后使水蒸气冷凝成蒸馏水,从而除去水中的杂质。

[实验探究]

将大烧杯中浑浊的天然水分成四份,取三份分别按以下实验操作进行探究,留一份与实验后所得到的水进行比较。

实验—:取一份天然水,向其中加入少量的明矾粉末,搅拌溶解后,静置,观察现象。然后再对水进行过滤。过滤操作按以下实验步骤进行:

(1)制作过滤器:取一张圆形滤纸折好,放在漏斗中,用水润湿,将滤纸紧贴在漏斗的内壁上。

(2)将过滤器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玻璃棒靠压在三层滤纸一边,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的内壁。

(3)将要过滤的一杯水沿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斜,注意液面始终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实验二:再取一份静置一段时间后的天然水,观察现象,然后按上述过滤的操作步骤对水进行过滤。

实验三:将第三份浑浊的天然水倒人烧瓶中,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瓶口,再将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进行加热,直到瓶中的水全部变成水蒸气从导管逸出,用烧杯接住从导管另一端冷凝的水。

[获得结论]

比较未经处理的天然水和做了不同程度处理的水,可以知道:蒸发冷凝后的水清澈程度最高、最纯净,加明矾后过滤所得的水次之,静置后过滤的水仍有少许浑浊现象。

[探究点拨]

1.在烧瓶底下应垫上一张石棉网,防止烧瓶因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2.烧瓶胶塞上的导管应尽可能长些,使水蒸气能充分地冷却。

3.过滤时先过滤上层清液,后过滤下层浊液,以防止固体小颗粒堵塞滤纸小孔丽减缓过滤速度。

4.对烧瓶加热时不能出现暴沸现象,防止液体通过导管直接流出。………………………………【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