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案 苏教版选修4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高中化学集体备课.doc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一、Ag+和Cl—的反应真的能进行到底吗?
1、难溶电解溶解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电解质溶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沉淀的速率,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也叫沉淀溶解平衡)
2、表达式:如: AgCl (s)
3、特征:动、等、定、变
4、影响溶解平衡的因素:
(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①、绝对不溶的电解质是没有的。
②、同是难溶电解质,溶解度差别也很大。
③、易溶电解质做溶质时只要是饱和溶液也可存在溶解平衡。
(2)外因:
①浓度: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②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5、溶度积(平衡常数)——Ksp
(1) 对于沉淀溶解平衡:(平衡时) MmAn (s)
(2) 溶度积常数的意义:
1对于相同类型的电解质,Ksp越大,其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大。
2Ksp 和S均可衡量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只有相同类型的物质,才有Ksp 越大S越大的结论。
3同一物质的Ksp与温度有关,与溶液中的溶质离子浓度无关。
(3) 溶度积规则
若任意时刻有:
Qc = [ c (Mn+) ]m·[c(Am— )]n
则有:Qc > Ksp 过饱和,析出沉淀,
Qc = Ksp 饱和,平衡状态
Qc < Ksp 未饱和。……………………………【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