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二节 糖类》教学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二化学.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9-24 10:50:33

.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糖类这一基本营养物质,这类物质与人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同时又是生活中常见物质。经过初中化学学习,学生对葡萄糖、脂肪、蛋白质有了初步的了解。高中

2)学会鉴别葡萄糖和果糖的方法。

    2.能力目标: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掌握糖类主要代表物的性质,通过探究实验,完成知识的建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单糖的探究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对化学物质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和性质

   难点: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和性质

.学情分析

教材没有对较复杂的有机物的结构和反应原理进行深入的探讨。这是由于糖类的结构复杂,学生已有知识还不足以从结构角度认识糖类的性质,课程标准只要求从组成和性质上认识,因此,在教学设计时,不要盲目拔高,从生活经验和实验探究出发,以使学生的思维对象由单官能团的化合物、小分子的化合物自然地过渡到多官能团的化合物。

.教学方法

1.实验法     2.学案导学法:(1)预习检查,总结疑惑;(2)情景导入,展示目标;(3)合作探究,精讲点拨;(4)反思总结,当堂检测;(5)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学案和教材    2.教师的教学准备:学案和教学设计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两人一组,实验室内教学。课前打开实验室门窗通风。

.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引入]“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赞美绿叶的事业吧,她总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诗人为何对“绿叶”情有独钟?

[回答]绿叶利用廉价的水和CO2,化腐朽为神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光合作用生成了葡萄糖。人们每天报取的热能中大约75%来自糖类。

[引入] 什么是糖? 哪些物质属于糖?多媒体展示糖的定义及分类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有何异同?

 多媒体展示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式及球棍模型,让学生总结描述其异同,并派学生代表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展示,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探究二:根据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特点推测它们的化学性质。

 1)写出葡萄糖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方程式。

 (2)写出葡萄糖和果糖与氢气反应方程式。

 学生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将化学方程式展示到黑板上。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团结协作精神。

探究三:

如何鉴别葡萄糖和果糖?做葡萄应糖和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指导学生根据已知试剂和仪器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分组实验,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及时纠正学生操作中的不规范动作。

设计意图:分组实验的设计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