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 两极世界的形成(单元卷)(含参考答案) 2013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doc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华莱士是个彻头彻尾的妥协分子。他想让我们解散武装部队,把我们的原子弹秘密给苏联人,盲目信任克里姆林宫政治局一帮冒险分子。……赤色分子、冒牌货和空谈的亲共人物似乎勾结起来,成了国家的危害。”这则写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日记的主人最有可能是( )
A.丘吉尔 B.爱因斯坦
C.杜鲁门 D.富兰克林•罗斯福
解析:分析材料内容,20世纪40年代中期只有美国拥有原子弹,并且语言具有明显的反共倾向,因此最有可能是杜鲁门。
答案:C
2.丘吉尔在二战结束前夕说:“我们现在的新敌人就是昨天的光荣的盟国……”这里的“新敌人”指的就是( )
A.美国 B.德国
C.苏联 D.法国
解析:题干中“我们现在的新敌人就是昨天的光荣的盟国”是关键信息,二战期间建立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主要有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等国,所以B项明显错误。美国、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既有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也有国家利益的冲突,所以答案选C。
答案:C
3.(2012•南昌模拟)“苏联的政权是不通情理的,但对武力的逻辑却是高度敏感的……美国必须以实力遏制苏联。”以上言论体现出美国的外交政策是( )
A.门户开放政策 B.热战政策
C.“冷战”政策 D.战略防御政策
解析:材料反映出美国要“以实力遏制苏联”,但避免使用武力,符合题意的选项为C。
答案:C
4.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这一事件表明( )
A.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
B.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的全面对峙
C.美苏两国的冷战出现第一次高潮
D.世界格局正式形成两极对峙局面
解析: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表明美苏放弃了二战中合作抵抗法西斯的政策,而转向敌对,所以正确选项是A项。B、D两项的时间是1955年,C项是1948年第一次柏林危机。
答案:A
5.(2012•淄博模拟)“事情的真相是:三四年后,欧洲对外来粮食和其他大部分来自美国主要产品的需要较诸它目前所能偿付的能力要大得多,因而它必须获得实质上的额外援助,否则,便得面对具有非常严重性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危机。”为了避免“危机”,美国( )
A.占领德国 B.建立北约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进行核威慑
解析:1947年6月针对欧洲国家普遍出现的经济困难,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答案为C。
答案:C
6.有人这样评价马歇尔计划:“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这里的“几雕”是指( )
①稳定西欧经济 ②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③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 ④把受援国纳入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有利于把受援国纳入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②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意义,与马歇尔计划无关,排除。
答案:B
7.历史文献中经常出现“西方列强”“东方国家”和“南北对话”等涉及方位的概念,它包含的不仅仅是地域位置,更含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内涵。在历史文献中,二战后的“西方”概念的内涵是( )
A.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B.大西洋两岸的欧美国家
C.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D.欧洲与美洲的所有国家
解析:二战后,由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敌对,形成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
答案:C
8.2010年11月23日,韩国西部延坪岛海域于14时30分左右遭受来自朝鲜方面的炮击,韩国军队进行了回击(右图)。朝鲜半岛局势的持续紧张,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二战后,朝鲜半岛的正式分裂主要是由于( )
A.日内瓦会议协议的通过 B.美苏两国的分区占领
C.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 D.美苏“冷战”的进行
解析:1945年,美苏两国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区占领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1947年, “冷战”开始,受此影响1948年朝鲜南北部各自成立了由美苏分别支持的韩国和朝鲜,朝鲜半岛陷入分裂状态。故答案选D。
答案:D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