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单元卷)(含参考答案) 2013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doc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工业革命中,在交通运输改革方面首先取得突破性成就的是 ( )
A.蒸汽机车 B.蒸汽机驱动轮船
C.内燃机三轮汽车 D.福特T型四轮汽车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A项蒸汽机车是1814年,B项蒸汽机驱动轮船是1807年,C项内燃机三轮汽车是1885年,D项福特T型四轮汽车是1908年。
答案:B
2.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和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哪一段论述,才能使前因后果关系完整( )
A.新型工厂制度的产生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
C.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
D.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解析:通过题干材料的分析,可知描述的是工业革命的内容,由于工厂的大批兴建,新型工厂制度产生,使得大量农业人口进入到城市,引起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3.某班历史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之后,对其“改变世界”的理解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最能体现出“改变世界”的是( )
A.改变了生产工具和经济组织
B.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
C.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国际格局
D.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解析:工业革命导致了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时代发展到工业文明时代,故B是最佳选项,A、C、D三项已经包含在B项中。
答案:B
4.(2012•广州模拟)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 “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 )
A.拓展殖民地市场 B.贩卖黑奴
C.传播基督教思想 D.输出机器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条件。“向下”是指挖煤,因为蒸汽机的改进提高了煤的用量;“向外”指殖民扩张,殖民扩张为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市场和财富,故选A。
答案:A
5.下面是19世纪中期英国社会财富分配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工业革命后的英国
( )
成员 占全国人口 占国民收入
工业、金融资产阶级 2% 36.5%
普通群众 80%以上 40%
A.社会分配实现共同富裕 B.阶级结构发生巨大变动
C.分配不公出现两极分化 D.工业革命推动议会改革
解析:根据对“l9世纪中期英国社会财富分配情况表”的分析,工业革命后,英国的工业和金融资产阶级人口仅占2%,但占有36.5%的财富,而普通群众人口达80%以上,而财富仅占40%,说明由于分配不公造成了两极分化。A、B、D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
答案:C
6.(2012•滁州模拟)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 )
A.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
B.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
C.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
D.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
解析:从关键词“单调的纯净”“可靠性和营养”可知题目中的加拿大人显然对烟雾持欣赏态度,所以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7.(2012•徐州模拟)《全球通史》说:“最初,科学从矿山和工场那里得到的东西要比矿山和工场从科学那里得到的东西多得多。”“形势发生了变化,科学不再处于附庸的地位,它已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全新的工业”。“形势发生变化”是在( )
A.18世纪晚期 B.19世纪前期
C.19世纪末期 D.20世纪中期
解析:从科学与工厂的相互关系变化来看,科学的重要性增加了,科学不再处于附庸的地位,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从时间推断来看,故选C。
答案:C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