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单元卷)(含参考答案) 2013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2-10-27 18:58:09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德法是西欧的两个大国,普法战争埋下了相互仇恨的种子,又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20世纪中期以后走向合作。两国最终走向合作说明了(  )
A.国际形势是影响其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
B.区域集团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C.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最终会达成谅解
D.大国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解析:本题考查战后欧洲联合的因素。历经二战,法德两国在战争中受到极大削弱,整个西欧也失去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战后,美苏“冷战”兴起,给法德两国的独立自主及国家安全带来巨大挑战,要想在“冷战”夹缝中生存,欧洲只能走向联合,故法德合作受国际形势影响巨大,答案选A。
答案:A
2.(2012•东营模拟)《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的纸张,德国的墨水,法国的印刷机,比利时和卢森堡负责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这种现象说明了(  )
①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和解 ②西欧各国间的分工合作 ③西欧开始了一体化进程 ④西欧各国已结成经济政治联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体现的是西欧六国在经济上的合作,《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签订于1951年,当时欧洲的合作仅限于经济领域,还未扩展到政治领域,④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有④的选项。
答案:A
3.1958~1971年美国和西欧共同市场的经济增长率(1971年比1958年增长总和):
  工业生产 出口 黄金储备(占资本主义世界)
美国 85.3% 140.9% 10.2%
欧共体 111.1% 372.8%
31.49%
上表反映的情况导致的世界形势是(  )
A.美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B.世界经济开始呈现多极化格局
C.西欧取得了军事上的自主
D.欧洲恢复了世界政治中心的地位
解析:美国在1971年并没有丧失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只是其霸主地位有所动摇,受到了冲击,排除A。上表与经济有关,与军事无关,排除C。欧洲恢复了世界政治中心的地位也是不符合史实,且从表格中体现不出,排除D。从表格可以看出欧共体对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带来了冲击,所以说世界经济开始呈现多极化格局,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4.以下哪一徽记所代表的组织体现了其成员“由单一的经济联合逐步走向货币、政治和防务全方位的联合” (  )
 
解析:材料中“由单一的经济联合逐步走向货币、政治和防务全方位的联合”,指欧盟,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欧共体正式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欧洲一体化的内容从最初的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欧洲各国的合作更为广泛和紧密。本题中四个徽标:A项——欧盟;B项——亚太经合组织;C项——北美自由贸易区;D项——世界贸易组织,本题选A项。
答案:A
5.(2012•三明模拟)“它成立之初,就拥有3.6亿消费者,国民生产总值总计超过6万亿美元。……它是典型的南北双方为共同发展与繁荣而组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南北合作和大国主导是它最显著的特征。”材料中的“它”是指(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欧盟
解析:从材料信息,“南北合作和大国主导是它最显著的特征”,可以看出这一区域组织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且人口较少,只有3.6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符合此特点的只有C项。
答案:C
6.2011年3月9日,亚太经合组织首次高级官员会议在华盛顿正式启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声称美国不仅重新与亚洲接触而且决心发挥领导作用。亚太经合组织创建的宗旨是
(  )
A.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
B.消除贸易壁垒,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C.逐步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的自由流通
D.组成经济、货币联盟,推动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
解析:亚太经合组织是1989年成立的,它的宗旨和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B、D是欧共体和欧盟的宗旨,C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宗旨。
答案:A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