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北洋军阀的统治 考点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912~1919) 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宁明中学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
考点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912~1919)
【导读】本考点在高考中出现过选择题与材料题。复习中重点掌握民族资本主义在本阶段的特点、成因及其对以后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程:萌芽——明朝中后期;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初步发展——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以后);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即1914-1919年)。
【知识点解析】一、历史背景——原因
1、内因:(1)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2)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3)“实业救国”、爱国心驱使和利润的刺激。
2、外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侵略——有利的外部条件。
实业救国的含义:是辛亥革命后,社会经济领域流行的思想潮流。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使民族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激发了他们强烈的爱国愿望,于是他们和从封建营垒中分化出来的一些有识之士,大力提倡和发展资本主义,试图以此实现救国救民、富国强兵的政治目的。这种思潮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二、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1、概况(1)时间:1912——1919年
(2)表现 : ①数量:新建厂矿多,新增资本多;②行业:以轻工业为主,尤其是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③地区:由东南沿海向内地扩展;④著名实业家代表:张謇、周学熙及荣宗敬、荣德生兄弟。⑤著名的实业团体:中华实业团、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
2、特点:
(1)总体特征:半殖民地半封建。
①含义:半殖民地: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半封建:指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②产生的根本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的。
(2)具体特点:(从地区分布、行业分布、力量对比、经济地位、时间等方面分析)
①地区分布 :分布不合理,大都集中在沿海沿江一带,内地较少 ;②行业分布: 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③力量对比:无法与外国资本相抗衡;④经济地位: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⑤时间:短暂(1912——1919)——历时较短,一战结束后很快走向萧条。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生存和曲折发展——认识:不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发展、壮大。帝国主义的压迫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缓慢最重要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要想发展必须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