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历史精讲精练精析全集(五)
新课标高中历史精讲精练精析全集(五)
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
[复习指要]
    1.正确认识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活动的历史阶段特征,把握各种社会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2.掌握近代史上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各派别的救国主张和实践活动,运用阶级分析的观点正确评价其进步性和局限性。
    3.概括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大成就,总结革命的经验和教训。
    4.围绕“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的结论,对比各阶级救国道路、认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道路选择上的正确性。
    5.全面评价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重要人物的历史地位。
[知识归纳分析]
    本专题内容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中,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强和改变
中国命运而进行的抗争和救国救民的探索。
    1.清朝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①1839年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不愧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族英雄。
    ②鸦片战争中,关天培等爱国将领为国捐躯。
    ③中法战争中,刘铭传在台湾击退法军,冯子材领导镇南关之战。
    ④甲午中日战争中,马玉昆、左宝贵、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林永升、聂士成等英勇杀敌或壮烈殉国。
    ⑤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聂士成壮烈牺牲。
    ⑥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已不单纯是维护清朝的统治,更重要的是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展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高贵品质。
    2.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斗争和探索
    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农民自发的反侵略斗争。
    ②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大规模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同时也带有新时代的特点,洪秀全制定的《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建立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发展资本主义,但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无法实行。
    ③义和团运动是在北方民间秘密结社基础上,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加剧而发展起来的一次自发的、分散的农民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爱国性质,但却有致命的弱点(笼统排外的性质与对清政府的警惕性不足)。
    ④农民阶级由于其阶级的、时代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作为无产阶级最忠实的同盟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3.地主阶级探索强国之路的主张和实践
    ①鸦片战争时期,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开始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
    ②19世纪60年代以后,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继承了抵抗派“师夷长技”的思想,提出了“自强”“求富”的主张,并得到清朝最高统治者的支持,进行了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也是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开始,涉及军事、外交、经济、教育等各个方面,但不主张改变封建制度(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甲午战争的失败,宜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它的失败具有必然性,但在客观上也有一定的进步作用,是探索强国之路的一种尝试。
    ③19世纪末,一些开明地主拥护戊戌变法,20世纪初,他们又推动清政府“预备立宪”,但最终都是愿望落空。
    4.资产阶级的探索和实践
    ①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土壤中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甲午战争后,随着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
    ②早期维新派:19世纪60年代以后,他们提出了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学习西方的主张,但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行动。
    ③康、梁维新派:提出了把挽救民族危亡同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结合在一起的救国方案,掀起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结果昙花一现。
    ④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取得重要成果,但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继续坚持民主革命立场。维护共和民主,但也屡遭失败,在苏联和中共帮助下,孙中山实现伟大转变,提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大革命发展。    
    ⑤激进民主主义者:以陈独秀等人为首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统治地位,掀起思想解放潮流,并打击了北洋军阀的复辟与专制逆流,但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与否定的方式和态度对后世产生了不良影响。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些先进分子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派进行了反独裁的斗争,梦想在中国建立起
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抗战胜利前后,这种斗争非常突出,但因蒋介石的压制迫害,他们转向依靠中国共产党,放弃了“中间道路”。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五个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就是领导阶级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又分为五个阶段:
    ①1919年5月至1923年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阶段,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
    ②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是国民大革命时期,也称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掀起了近代以采前所未有的国民大革命高潮。
   ③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又称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
    ④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是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真正意义的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⑤1945年9月至1949年10月,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也称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民解放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革命与反革命力量的总决战。




 
  减小字体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增大字体



 中查找“新课标高考历史精讲精练精析全集(五)”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新课标高考历史精讲精练精析全集(五)”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新课标高考历史精讲精练精析全集(五)”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新课标高考历史精讲精练精析全集(五)”更多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