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关系 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川教版分专题)专题6.doc
一、选择题
◆(2012·浙江衢州)16.邓小平曾说:“中美关系,好不到哪里去,也坏不到哪里去,对此要有清醒认识。”你认为下列对中美关系的认识比较“清醒”的是( )A
A.经济全球化需要中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
B.美国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中国与它势不两立
C.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中国应该与它结盟
D.中美两国社会制度上差异太大,没有合作的可能
◆(2012·山东德州)20.采用年代尺是我们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小丁在研究中国与某国关系发展简史时制作的年代尺,他探究的主题最可能是中国和哪个国家的关系?( )D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日本
二、非选择题
◆(2012·湖南怀化)38.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开放的国度。蜿蜒的陆海丝绸之路,成为中外交往的纽带:遥远而神秘的东西方国度,留下了中国使者的足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丝绸之路的开通主要归功于西汉哪一历史人物的艰辛努力?(1分)
(2)唐朝时期,中印、中日文化交流中最能反映唐朝文化兼收并蓄和博大精深特点的两件史实是什么?(4分)
(3)明朝前期郑和七下西洋,其船队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2分)
(4)从古代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中,你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1分)
38.(1)张骞;(2)玄奘西游;鉴真东渡;(3)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4)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经验。(有理即可)
◆(2012·湖南岳阳)33.我国古代对外交往频繁,中外友好交往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西汉时期开辟的、连接亚欧大陆的陆上通道是什么?请你列举两例当时通过这通道传入中国的农作物或手工业品。(4分)
(2)唐朝时期,中日交往盛况空前。日本先后13次派往唐朝访问、学习的使团名称是什么?中日友好交往对日本历史上哪次重大改革起了推动作用?(3分)
(3)明朝时,明成祖派谁率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对南洋(东南亚一带)带来了怎样的影响?(3分)
33.(1)丝绸之路;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任选其中两种)(2)遣唐使;日本大化改新;(3)郑和;郑和下西洋后,我国有更多的人去南洋做工和经商,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促进了南洋的开发。
◆(2012·浙江台州)25.(12分)九年级某班在以“我国的对外交往”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中,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制作了以下表格,请你一起参与。………………………………【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