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解放运动 中考专题复习第五专题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4-12 11:29:13

第五专题 思想解放运动

一、百家争鸣:  原因:战国时期社会变革。代表人及学派:儒法道兵墨。

二、文艺复兴

1.时间:14-16世纪。地点:西欧。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3.性质: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4.最先兴起的国家:意大利。

5.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

6.意义:文艺复兴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孕育了西欧现代资产阶级文化,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三、启蒙运动:

1、时间:17—18世纪。     2、地点: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   3、基本观点:自由平等。4、性质:反封建。        5、代表人物及思想:伏尔泰。他对封建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批判,宣扬人天生的自由,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抨击天主教会的野蛮与黑暗。    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对封建制度和教会的批判,使人们的思想从传统偏见、神学教条和封建专制的压制下得以解放;他们提出的民主、人权、法制等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激励人们追求自由、平等,为资产阶级革命及统治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

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此后,马克思主义成了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革命理论。

2、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初步结合,

5、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重大问题,

6、1945年中共七大通过新党章,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它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7、1997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8、十六大和十七大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入党章是马克思主义在现代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五、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也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六、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