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的探索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二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4-14 09:42:17

专题二:近代化的探索

一、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

1、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①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②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③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④主张(口号):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⑤洋务活动: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⑥破产: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⑦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⑧评价: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①背景:民族危机的加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②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③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机。

④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⑤失败原因:脱离群众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⑥意义与启示: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3、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背景:国际(《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②代表人物:孙中山、宋教仁、黄兴等

③主张:民族、民权、民主,三民主义为纲领,试图以革命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④革命活动:成立兴中会;建立中国同盟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⑤失败标志: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败因:主观是资产阶级软弱妥协性;客观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⑥意义启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它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4、新文化运动(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①背景:政治(帝国主义加紧侵华,军阀混战)、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思想(民主共和思想与尊孔复古逆流尖锐冲突)

②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③主张: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④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⑤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⑥意义: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