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查找“世界近现代史”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世界近现代史”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全国历史中考专题复习资料
- ·下一篇文章:在历史开卷考试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
世界近现代史
第一单元 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知识梳理】第15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背景和原因英国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经济原因),出现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阶级基础),斯图亚特王朝推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二、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三、爆发的标志 1640年议会的召开 [为什么说英国议会的召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标志?――因为在议会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提出要限制王权,同国王发生了斗争。] 四、过程 1、内战阶段:1642年--1648年 2、共和国统治时期和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 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3、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1660年查理二世被迎立为英国国王――1688光荣革命五、结束的标志 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关于《权利法案》 ――目的:为限制王权意义: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据此,在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专政。]
六、结果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在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胜利 七、意义 1、它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2、它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3、它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4、它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第16课 欧洲殖民主义的扩张 一、17、18世纪的英国、法国和荷兰的殖民扩张 英国 法国 荷兰 殖民方式 海盗式抢动;海上贸易;成立殖民贸易公司;贩买黑奴 由军人开道,对外贸易和殖民 “海上马车夫”,从事海外贸易 殖民地区 北美:13个殖民地 印度:成立东印度公司;建立马德拉斯加尔各答等据点 北美:占有加拿大,建有新法兰西和路易斯安那。 印度:在印度东海岸建据点 亚洲:爪哇马六甲锡兰台湾等 非洲:好望角北美:新尼德兰,新阿姆斯特丹 [对英、荷、法三国殖民扩张的认识] (1)三国的殖民扩张几乎是同时进行,开始于17世纪;(2)它们的殖民活动最初都以商业垄断公司为殖民工具;如:“东印度公司” (3)英国和荷兰都是在削弱西班牙的基础上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4)三国进行殖民扩张的过程都是互相争夺的过程。
二、英国、法国、荷兰等的殖民争夺 1、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取得海上霸权; 2、17世纪英荷三次战争,结果,荷兰失败; 3、1756年-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法国战败。 [对英法七年战争的认识] 性质:争夺殖民地的战争; 英国取得胜利的原因: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三、殖民主义的罪恶 三大罪恶:灭绝人性的屠杀;骇人听闻的掠夺;无耻的黑奴贸易四、原始资本积累 (一)资本主义国家原始资本积累主要历史时期 从新航路开辟以后到19世纪初。 (二)原始资本积累的主要方式 1、对本国劳动人民的掠夺和剥削。如英国的“圈地运动”; 2、对殖民地国家人民的掠夺和剥削。早期是西班牙和葡萄牙,17世纪以后,英、法、荷兰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3、黑奴贸易。 4、早期的商业贸易。(三)对资本主义国家原始资本积累的认识 1、最强有力的资本积累手段是:殖民掠夺和黑奴贸易。 2、原始资本积累的血腥性。主要体现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始资本积累建立在对殖民地国家人民的野蛮掠夺、残酷屠杀和从事黑奴贸易等基础之上,原始资本沾满了殖民地国家人民的血和汗。 3、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一系列方式积累了资本,使得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一定意义上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第17课 美国独立战争 一、背景和原因 1、经济原因(根本原因):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阻碍; 2、政治原因:18世纪中期,北美殖民地初步形成统一市场,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民族意识日渐觉醒; 3、思想准备:富兰克林、杰弗逊等思想家的宣传,使民族、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 4、群众斗争:群众性的抗英斗争不断高涨。二、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三、开始的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四、过程: 1、建军: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成立大陆军,华盛顿为总司令; 2、建国: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 3、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4、结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五、美国宪法的颁布(1787年)六、性质: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七、意义: 1、它推翻了英国在北美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 2、它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它对以后的欧洲和拉美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八、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 1、战争的正义性; 2、人民群众的积极参加和英勇奋战; 3、得到了法国和荷兰等国的军事援助。 九、局限性:没有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第18课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背景和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 2、理论准备: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 3、政治原因:等级制度下的法国阶级矛盾尖锐 4、国际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北美独立战争的影响 5、直接原因:法国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 二、导火线 1789年三级会议的召开 三、爆发的标志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四、过程(一)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1789、7~1792、8) 1、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确立在君主立宪政体 2、国王路易十六叛逃;国内反革命分子叛乱;普奥武装干涉,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推翻了君主统治,宣布法国为共和国。 (二)吉伦特派统治时期(1792、8~1793、6) 1、1793年,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2、反法同盟入侵法国;国内王党暴乱;1793年5月,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雅各宾派上台(三)雅各宾派统治时期(1793、6~1794、4) 1、雅各宾派革命措施:限定生活必需品价格;严惩反动分子;动员全国力量反对内外敌人。 2、由于内部矛盾,1794年7月,反罗伯斯庇尔的力量发动“热月政变”,雅各宾派统治结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过去。 五、结束的标志 1794年雅各宾派专政被颠覆,法国大革命结束 六、影响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比较彻底的革命;它结束了法国的封建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推动了欧洲各国的反封建斗争。 七、拿破仑帝国(一)拿破仑上台的背景 必然性:当时法国内忧外患,政局动荡,资产阶级希望有一位强人来掌握国家权力,偶然性:拿破仑的个人才华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二)从拿破仑上台到帝国的覆亡 1、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2、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结束) 3、1814年,欧洲反法盟军开进巴黎,法兰西第一帝国覆亡。 (三)拿破仑帝国的性质资产阶级军事独裁政权(资产阶级军事帝国) (四)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对内:颁布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典》 对外:发动对外战争,一是与反法联盟进行的多次战争取得辉煌战绩;一是进行侵略战争,主要表现在远征俄国(1812年),大败而归。(五)拿破仑对外战争的两重性 一方面,拿破仑前期发动的对外战争有自卫性和革命性,他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巩固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秩序,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客观上有利于欧洲的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另一方面,他后期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独立,掠夺了各国人民。 [认识] 英法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些特点 (1)领导:资产阶级(2)革命对象:封建势力 (3)革命主力:人民群众(4)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5)革命方式:通过暴力革命(6)结果: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并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7)进步性:资本主义制度取代了封建制度(8)局限性:只不过是一种剥削制度取代了另一种剥削制度 (9)曲折性:英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表现出曲折复杂与长期性的特点;英国经历48年,期间有过革命力量和保王力量的斗争,出现过王朝复辟;法国则遭遇王党叛乱和反法联盟的干涉,过程更为曲折。新制度代替旧制度并不一帆风顺。(10)妥协性:由于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不愿意将革命进行到底。在革命过程中,同封建势力妥协,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就是同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 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