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日本(2) 七年级地理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5-21 21:07:30

日本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日本高度发达的经济是基于日本的自然条件基础上形成的以出口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在发展中注意了扬长避短发挥优越的地理交通优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在教与学中都应注意抓住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1、经济强国

问题展示:根据同学们收集的资料看看你可以通过哪些产品或数字来说明日本经济的强大。

学生活动:竟相说出自己熟悉的日本产品名称或日本产品占世界的比重。

2、经济特点:加工贸易

问题展示:日本为什么发展对外贸易?

教师提示:从日本的面积、人口、资源条件分析

原因: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因此日本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 原料和燃料,如煤、铁矿石,然后依靠科学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进行加工,制成工业品大量出口,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3、主要贸易对象:美国、西欧、东亚、东南亚

承转:综合对外贸易的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日本利用沿海优良港湾的有利条件形成了发达的沿海工业带——太平洋、濑户沿海工业带,大量进口原材料,出口工业制成品。读图7.10、7.12比较日本进口与出口的种类及所占比例。

4、主要工业带: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为什么工业带分布在这里?

5、主要工业城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请同学们在屏幕上找到这几个工业城市的位置。

承转:日本在国内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工业发达,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不但进行对外贸易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还将工业基地直接建在国外,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试分析日本在进行工业外迁时对迁入国产生的影响。

学生思考,教师提示: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

师生分析订正:

      有利方面:将资金和技术容入迁入国对迁入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不利方面:日本将污染严重的工业移往海外,加大了迁入国的环境污染;日本在进口资源时采取保护本国资源的方法,导致了资源输入国的生态失调;如日本将羊绒衫生产基地迁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造成大片草原生态失调,出现严重的沙漠化。日本渔业发达捕鱼量居世界第一,但大多采取远洋捕捞,导致世界其他国家渔业资源枯竭。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说到日本的民族、日本的服饰、饮食文化我想同学们一定知道的很多,毕竟我们这里是离日本最近的地区了,我们这里有不少企业事业单位与日本有贸易往来。同学们说说你知道多少关于日本的文化特点,说来与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看看谁知道的最多。

学生活动:可以阅读课文,就课文中提到的方面与同学们自己见识到的加以补充、总结,从日本本国的习俗、西方文化习俗、中国文化习俗三方面的交融来归纳日本文化特点。

问题拓展:就日本文化特点分析吸收国外文化对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这种影响应该如何看待?目前我们中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异域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异域文化?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上述问题。鼓励学生就具体事例分析论证。

板书设计:

 

                                          经济特点:出口加工贸易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主要贸易对象:美国、西欧、东亚、东南亚

                                                   主要工业带及工业城市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服饰、科学、文化、艺术………………………………【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