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半球的国家—巴西 七年级地理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5-21 21:16:17

第二节    巴西

 

知识目标:

1、  熟悉巴西人口组成的鲜明特点

2、  掌握巴西工农业发展过程

3、  分析巴西面临的生态问题和人口问题

能力目标:

1、  通过学习巴西工农业发展过程,总结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可以借鉴的经验

2、  认识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人口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

巴西的工农业生产、巴西热带雨林的保护是本节课的重点。

课时:

1课时

教学设计:

巴西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如合发挥本国的热带资源优势发展本国的农业,利用本国的矿产资源发展本国经济,是巴西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巴西经济发展较快的同时,也面临着重要的资源危机,热带雨林的迅速减少,能源资源不足都制约着巴西经济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巴西也是许多发展中国家考虑的问题,在教学中应渗透着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

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足球是人们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世界上足球最棒的国家有谁?(学生回答)巴西不但是足球运动水平堪称世界一流,巴西还有许多丰富的物产闻名于世,今天我们就走进巴西,来熟悉这个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一、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承转:巴西是世界上的面积大国之一,也是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之一,这里的人口构成如何?

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看卞卡一家的成员组成图。

在这个国家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肤色的人种,这里的人口构成与我们曾经讲过的北美地区的人口构成不同,为什么?

因为最早来到巴西的殖民者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很少种族歧视,因而白人、黑人、印第安人相互通婚,形成了很多混血种人,同学们要了解巴西的人口构成中白种人、混血种人、黑种人、印第安人各占多少。拉丁美洲的人口构成中不同于北美地区的人口构成特点是什么?

承转:在巴西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人种长期的融合、发展形成了一混血种人为特色的人口构成,同时来示不同地域的文化也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

教师播放有关巴西狂欢节、桑巴舞、足球赛等文化活动影像资料。同学们来看看在巴西流行的文化习俗,找找这些文化渊源来自哪里。

承转:同学们从屏幕上可以看到巴西的自然景观不同于我们中国北方吧,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怎样?

同学们通过阅读巴西的地形图来回答这些问题:

1、  巴西所处的纬度位置

2、  巴西境内主要的地形区、河流

3、  巴西境内的世界之最有多少

4、  巴西周边邻国

二、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1、  经济发展过程

拉丁美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一直是被殖民者所控制,巴西也不例外,在殖民者统治时期,巴西经济处于单一生产农矿产品,现代工业不发达,国家经济虽殖民者的开发而变化经济支柱,先后经过木材出口、甘蔗种植及制糖业、采金业、咖啡种植为支柱的单一经济发展过程。

在现代工业方面,巴西因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而大力发展了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行业。同时巴西还是世界上重要的铁矿出口国,日本的铁矿石就有很大部分来自巴西。巴西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什么位置上?同学来看图9.22了解巴西的资源分布。

2、农业生产支柱

巴西是一个典型的热带国家,国土面积广大,是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生产国,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在农产品加工方面为巴西创造了巨大外汇,这也是我们国家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值得借鉴的地方。

3、能源缺乏

巴西本国常规能源不足,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水电,开发新能源是巴西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同学们阅读《活动》内容讨论巴西能源问题如何解决,我国在这方面可以借鉴的经验有哪些?

三、热带雨林的危机

目前世界上仅存的原始森林之友声站在热带地区的热带雨林和生长在亚寒带地区的亚寒带针叶林了,而森林又是地球上自然环境的总调度室,热带雨林的生长量大,生长快,对调解世界气候有重要作用。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正遭受着疯狂的掠夺式的破坏。同学们来看看发生在巴西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的遭遇。

教师展示图片、影视资料介绍雨林遭受破坏的现象。学生分组讨论环境的破坏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矛盾。通过课文中的对话讨论经济发展的出路在哪。

该知识点是对学生进行正确资源观、发展观培养的突破口。需要学生大胆的讨论发言,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城市化问题

承转:城市化水平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很高,巴西的城市化水平也高达70%以上,但是经济的发展却因人口的高度城市化而受阻,.

巴西人口有1.7亿但绝大部分集中在东南沿海,圣保罗、里约热内卢、贝洛奥里藏特几个特大城市集中了绝大部分的人口。………………………………【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