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5-24 12:38:36

《南亚》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第1课时

教学目标

㈠知识目标:

1.    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

2.    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3.    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

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㈢教育目标:了解中国主要邻国的知识内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

教学方法: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板图、多媒体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提问:

提出问题:请同学说说你了解的西亚。(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教师提示从位置、地形、资源、宗教四方面谈)

二、         导入新课:

以历史故事传说引入新课内容。

中国古代发明了指南针后,非常注重对外的交往,有丝绸之路、有郑和下西洋、有鉴真东渡、也有我们从小就听遍了的唐僧取经——也就是历史上的玄奘西行。而玄奘和尚的目的地就是天竺也就是古代印度。

找了解这些历史故事的学生为全体学生简单介绍,提高兴趣。

板书课题:第二节  南亚

三、         教授新课:

㈠南亚次大陆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南亚次大陆名称的由来 

让学生通过读图找出印度(南亚)地理位置:(通过板图及一连串的问题启发学生。)

1.位于亚洲的南部,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南被印度洋包围。

2.北回归线穿过中部。指出南亚的范围:包括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马尔代夫群岛。

3.印度次大陆。强调次大陆的概念不同于大陆或岛屿,而是“相对独立”

4.主要国家、城市:

印度——新德里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 

孟加拉国——达卡        尼泊尔——加德满都

锡金——甘托克          不丹——廷布 

斯里兰卡——科伦坡      马尔代夫——马累

㈡地形特征   

 通过分析地形图,着重强调四个主要地形区及分布特点,还可以与北美洲联系(顺时针旋转90度)指导学生按照(平均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特点)的方法分析地形特征。利用书上练习,讲授解题思路与技巧。

1.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

2.中部是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

3.南部是德干高原

补充黑板简图   完成书上练习进行读图、析图训练。

(边看边画,加深印象。锻炼学生读图的能力。)

㈢河流在地图中找出南亚两条主要的河流——印度河、恒河

在黑板简图中绘出大体位置、形状指导学生读图分析,通过阅读南亚地形图,并对照南亚地形图分析河流的流向、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和流经国家。

四、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         作业:配套练习

六、         教学后记: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练习读图能力,通过地图掌握你所需要的地理知识。本节课可以多加入一点学生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读图获得地理知识。………………………………【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