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教案(必修)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2-12 22:01:14

1、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2、说明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3、合理利用水资源。

二、教学策略: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教学法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主题Ⅰ——水资源及其分布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程序)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水资源的概念

教师点拨:水资源的概念及其存在形式

读图理解淡水资源的存在形式及较易利用的淡水资源

了解水资源的概念,认识水资源的有限性,树立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水资源的分布

教师点拨: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并引导学生读图3.11“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得出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读图3.11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世界的水资源在各大洲和国家的分布特点。最后的出结论:水资源的分布具有不均衡的特点。

学会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全球和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培养学生从图表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的能力。

学习主题Ⅱ——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水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教师点拨:分析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通常从其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来分析

2、以案例说明水资源的发展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以及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不同

①对比分析我国北方和南方的水资源数量的差异,并导致两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的出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的结论

②读四大文明古国的分布图及图3.12,分析四大文明古国分布的共同特点及原因,了解人类对水资源利用的进步,得出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对人类不同的影响程度

③共同探究,完成教材活动:沙漠中的奇迹——以色列水资源的利用,通过研讨分析以色列成功利用水资源的案例,达成共识——科技进步使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更加充分合理,利用科技,可改善自然环境条件。

把抽象的地理原理用案例分析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