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生态环境保护》教案1 湘教版选修6 高一地理word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2-16 08:13:14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3.3 生态环境保护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3.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4.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三、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述法
四、课时安排

1、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气象学家的预言是有科学根据的。例如,英国《自然》杂志和《观察家报》于2004年披露了美国国防部专家组的一份报告。该报告预测:气候变化可能演变成全球公害;未来20年气候变化将成为全球性灾难,如英国将会像西伯利亚那样寒冷,美国等主要粮食生产国将因遭遇严重干旱而出现粮食大幅减产。又如,我国科学家2004年预言:未来大气的增温值将是20世纪的210倍;我国华北等地仍将保持继续变干旱的趋势;气候变暖严重影响全球的自然生态系统,农业可能是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和脆弱的部门之一。
〖板书〗一、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1.全球气候变化

2.水资源短缺
3.臭氧层破坏

4.酸雨
5.土地荒漠化

6.海洋污染
7.生物多样性等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讲述〗生物多样性包含了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们说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指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的保护。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