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气候资源、气象灾害、大气环境保护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
(第10讲 气候资源、气象灾害、大气环境保护)
[考纲要求]
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及其利用。寒潮、台风、暴雨、大气等气象灾害的危害及防御。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知识讲解]
一、气候资源
1、特点
目前人类利用的气候资源:太阳辐射、热量、降水和风等。
与其他资源的共同点 |
|
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离不开对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条件和资金投入。
|
普遍存在性,只是数量多少和结构的差异。
数值特征,在一定数值范围内才具有资源价值。
有较大的变率。
2、开发利用
农业:是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该地的种植制度(作物结构、熟制、配置和种植方式)
合理充分利用气候资源的措施:间作、套种方式,塑料大棚、温室、生态农业、立体农业。
|
建筑 |
日照与街道方位。街道宜采取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中间方位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
风与城市规划:大气污染工厂建在下风向、垂直风向的郊外或最小风频风向上风向。
|
公路、铁路考虑暴雨、泥石流、大风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
交通 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等根据暴雨强度设计。
机场选择低云、雾和暴雨出现频率较少、风速较小,应选在距城市较远、地势较高的地方。
旅游:吉林市的雾淞、哈尔滨的冰雕。………………………………【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