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形态的塑造(1)(新课标)【地理】高三自然地理一轮复习教案十三
第九讲 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了解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3.掌握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的概念、成因和形态。
4.理解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5.掌握河谷等河流侵蚀地貌以及各种冲积平原等河流堆积地貌的发育过程。
6.理解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本讲重点:
1.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3.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的成因。
4.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及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本讲难点:
1.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的成因。
3.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及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考点点拨:
第一课时
地质作用:地球表面的主要动力有三:太阳辐射(大气、水的运动和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地球内能(主要是岩石中所含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天体引潮力(形成潮汐现象)。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种。
分类 |
能量来源 |
表现形式 |
相互关系 |
内力作用 |
地球内能,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能 |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 |
内力作用形成高山盆地,外力作用把高山削低凹地填平,两者同时进行,一般内力作用起主导作用 |
外力作用 |
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积沉岩 |
[经典例题1]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质作用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觉察
B.地壳运动是内外力作用的体现形式
C.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
D.地质作用可引起地形变化,而地壳的内部结构与地质作用无关………………………………【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