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五年级 《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3-01 16:29:46

《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P46

教材分析:《测量呼吸和心跳》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篇教材,学生通过对本课题的学习,不仅能了解自己正常情况下和运动后呼吸、心跳的变化,而且能认识到呼吸、心跳与运动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还可以让他们随时了解到身体的健康状况。另外,教材中的实际测量以及数据统计图也尤为重要,它教会学生在搜寻科学数据时要力求准确、严谨。

设计思路:根据新课程对知识、技能、情感三大目标的定位,已打破原有的分块陈述模式,因此课堂的一开始,师生之间先进行亲切、和谐的交流。加上轻松活泼的热身运动,能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从而快速的融入到课堂中来。所以我教学本课时,是通过如下几个活动进行的:

首先,通过教师与学生彼此间亲切的问候来拉开本课题的序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轻松愉快的做热身运动,并引导他们注意呼吸、心跳的变化。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并及时记录自己在平静状态下和剧烈运动后以及休息3分钟后三种状态下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将所测量的数据转换成数据统计图,这样可以更直观、形象地使学生了解呼吸、心跳与运动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测量心跳和呼吸的次数;

2.学会对搜索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

3.了解自己在正常情况下和运动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4. 认识到运动之后会影响到我们的呼吸和心跳,心跳和呼吸与运动是有联系的。

5.认识到搜集科学数据的准确性的意义,更加关注身体健康。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恢复到正常状态;

难点: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教学准备:秒表或者计时钟、记录表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一、导入

1.交流谈话:同学们喜欢运动吗?下面来跟老师一起来做个热身运动,好不好?----抱头下蹲10次,注意感觉自己运动后的呼吸和心跳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热身运动后身体的变化,谈论自己运动后的感受,引出心跳与呼吸在运动前后是有变化的,同时也激发起学生对运动对呼吸和心跳的影响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运动,我们都感到自己的心跳和呼吸加快了,那么运动前后心跳与呼吸到底会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测量心跳与呼吸,了解运动前后心跳与呼吸的变化规律。(板书出示课题)

二、学习测呼吸

1.关于呼吸和心跳,在我们研究之前,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想问吗?比如说:想不想知道我们班是男生的心跳快还是女生的心跳快呢或是我们班谁的心跳或呼吸最快呢等等。

(设计意图:通过此次提问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了解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初始认识,为下面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2. 科学上常用一分钟呼吸与心跳的次数来表示我们呼吸与心跳的快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测量呼吸与心跳。

我们先来看呼吸:请大家静静地坐好,手摸在肚脐眼处,当感觉到自己的肚子鼓起来又瘪进去一次,这就是一次呼吸。老师还要提醒大家一定要保持自然状态。

(设计意图:在实际测量前,对测量方法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老师指导统一测量方法和要求,并强调测量时的注意事项。如:怎样才算一次呼吸?如何正确测量等。目的就是要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3.那么请同学们估计一下你的呼吸每分钟会是多少呢?请大家把自己的估计数填在实验记录单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测估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更加关注实验数据)

4.下面我们来进行一次实际测量,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我来计时,你自己测呼吸的次数,听到停后,将你的呼吸次数记录在自己的实验记录单上。另外注意:不要刻意改变呼吸的频率。

(设计意图: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交流谈话:记录好了吗?现在记录单上的数据和你开始预测的呼吸次数的数据一样吗?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把你测量的心跳、呼吸的次数与别人比一比,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汇报)

(设计意图: 在测量结束后,让学生对小组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就前面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来思考,使他们意识到异中有同,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6.小结:每个人的呼吸次数都不一样,但一般呼吸多在20次左右。

三、测量心跳

1.刚才我们学习了测量呼吸,下面我们再来学习测量心跳。有没有同学以前测量过心跳?你是怎么测的?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出下面要研究的内容,以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几种测量心跳的方法,让同学们选出自己认为最清楚最简捷的)

2.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心脏的位置。感受到了吗?什么才是一次心跳呢?谁能形象地描述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更生动的描述什么称为一次心跳)

3.下面请同学们估计一下你的心跳每分钟会是多少呢?把自己的估计数填在实验记录单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测估的目的为了下面与实际测量的对比,吸引学生更加关注实验数据)

4.大家知道了心脏的一次扩张与收缩就是一次心跳。下面大家用手摸心跳或脉搏的方法来测量自己一分钟的心跳次数,还是由我来计时,自己数心跳次数,听到停后将你的心跳次数写在自己的记录单上。

5.对比自己与别人心跳的次数,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讨论---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小组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每个人心跳次数的差异)

6.小结:每个人的心跳次数都不一样,但一般心跳在80次左右。

四、测量运动后心跳与呼吸的变化

1. 不同的人心跳与呼吸是不一样的,那么我们同一个人呼吸与心跳是否一样呢?下面请同学们进行运动,听好要求:A、每人进行20次下蹲运动。B、完了后马上回到位置上,准备自己测量自己的心跳次数。

2.学生运动后测量自己的心跳次数,并记录。交流实验结果。运动后你感觉怎么样?(与常态下比较,得出结论:心跳呼吸加快。)

3.现在已经过了几分钟了,刚才同学们的心跳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让我们再来测量一下。实验:测休息三分钟后的心跳次数。

4.学生继续测量并记录。(用同样的方法测量运动后及休息三分钟后呼吸的次数)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