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第一课时)教案.doc
教学目标概览:
(一)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使学生会应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学好问、勇于探索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知道溶液有浓稀之分,在初中学过可用什么方法表示?
溶液的质量分数= ×100%
溶质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 ×100%
溶质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可以计算出一定质量的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但取用溶液时,一般不称质量而是量一定体积,且化学反应中,反应生成物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比质量关系简单,因此知道一定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对于生产和实验都很重要。
[板书] 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
一、 物质的量浓度
[设问] 什么是物质的量浓度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的有关内容。
[学生看书后,得出结论]
[板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举例,由学生推出表达式:……………………………【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