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2课时)教案 山东临清四所高中化学教师制作化学选修四教学案.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9-19 08:32:01

选修四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2

一、教材分析:

化学计算是运用数学工具从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化学知识是化学计算的基础。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物质的量的关系等,在这一节里,将进一步讨论在特定条件下,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以热效应表现时的”“关系,这既是理论联系实际方面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规律和特点也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节的内容实际上是前面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涉及了有关的物理量及各物理量间的换算,综合性较强,但属基础知识的综合,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一致的。【例1】是依据反应热的概念、钠的摩尔质量,利用热化学方程式即可求解。【例2】要求理解燃烧热的计量是以燃烧1 mol可燃物作为标准的,并将1 kg C2H5OH转换成物质的量,通过逆向思维来求解。【例3】是对盖斯定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掌握反应热计算的几种常见方法

了解反应热计算的常见题型

2.能力目标:综合运用反应热和盖斯定律的知识解决能量变化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计算某些物质燃烧时的△H数值,进一步认识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唤起学生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的应用

四、学情分析:

进行有关燃烧热计算时,要强调燃烧热规定以1 mol纯物质为标准,因此须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和反应的ΔH相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常出现分数的形式)。同时还要注意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气体的体积等之间的换算关系,但关键还是应强调以1 mol物质完全燃烧作标准来进行计算。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与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联系很紧密,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可适当补充一些不同类型的习题作为课堂练习,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不仅巩固、落实了知识和计算技能,还能通过计算的结果说明这些物质燃烧时,其ΔH的数值都很大。

五、教学方法:读、讲、议、练,启发式,探究式相结合

六、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自学填写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二:反应热的计算

1、利用热化学方程式求解

归纳总结:各物质的n之比等于H之比

2、利用燃烧热求解

归纳总结:Q=燃烧热× n

3、运用盖斯定律求解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1、(题型一: 已知一定量的物质参加反应放出的热量,计算反应热,写出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又已知:H2Og=H2Ol);△H2=-44.0kJ/mol,则11.2L(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kJ。………………………………【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