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 苏教版选修3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高中化学集体备课.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10-17 10:56:22

复习1、什么是电离能?它与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有什么关系?

2、同周期元素、同主族元素的电离能变化有什么规律?

[讲]元素相互化合,可理解为原子之间产生化学作用力,形象地叫做化学键,原子中用于形成化学键的电子称为键合电子。电负性的概念是由美国化学家鲍林提出的,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如图122)。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越大。

[投影]  

[板书]3、电负性

(1) 键合电子:元素相互化合时,原子中用于形成化学键的电子称为键合电子

孤电子:元素相互化合时,元素的价电子中没有参加形成化学键的电子的孤电子。

[讲]用来表示当两个不同原子在形成化学键时吸引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鲍林给电负性下的定义是“电负性是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的标度”。

[板书](2)定义: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

3)意义:元素的电负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反之,电负性越小,相应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弱。

[讲]鲍林利用实验数据进行了理论计算,以氟的电负性为40和锂的电负性为10作为相对标准,得出了各元素的电负性(稀有气体未计),如图l23所示。

[板书](4) 电负性大小的标准:以F的电负性为4.0Li的电负性为1.0作为相对标准。

思考与交流同周期元素、同主族元素电负性如何变化规律?如何理解这些规律?根据电负性大小,判断氧的非金属性与氯的非金属性哪个强?

[讲]金属元素越容易失电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能力越小,电负性越小,其金属性越强;非金属元素越容易得电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能力越大,电负性越大,其非金属性越强;故可以用电负性来度量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周期表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大;周期表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小。……………………………【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