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1课时教案 高考化学.doc
整体设计
从容说课
本节内容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是中学化学三个重要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单位是摩尔,简称摩,符号是mol。
物质的量这个词学生初次接受,难以理解,为了加强学生的直观感觉,可结合实际导入对不同的物质量度单位不同进行比较说明。小米只能按斤,不能按粒;钻石的单位是“克拉”等。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原子之间的反应,能否找一个物理量,把宏观质量与微观微粒数联系起来——这就是物质的量的意义。物质的量既不能理解为质量,也不能理解为数量,它是衡理物质微粒数多少的物理量。
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着重介绍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的单位及摩尔质量,后两部分介绍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并分别介绍有关概念的简单计算。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不要在本节内容中出现,目的是减轻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负担,又有利于学生理解、巩固和运用有关概念。
本节概念较多,理论性较强,而且都很抽象。限于学生接受能力,不能要求学生在本节中对这部分内容理解得很透,只能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节知识时,对所学知识基本理解。在讲述难度比较大的一些概念时,如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等,尽量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概念,尽可能多地利用比喻性描述和直观教具,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教学重点
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2.气体摩尔体积
3.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及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教学难点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2.调动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积极主动学习。
3.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教学难点
物质的量概念及其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烧杯、铝片、硫磺、镁、铜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钻石早在4000多年前就被人类发现,事实上它已在地表蕴藏亿万年。由于它所散发出来的光泽永恒灿烂,在远古法老时代,钻石是贵族独有的珍宝,渐渐地,钻石被用来象征爱情的坚贞不渝。关于它的传说也美丽得令人心动,希腊人说钻石是星星坠落地面的碎片,也传说它是天神的眼泪。不论是怎样的传说,现在钻石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种美丽的代表。你知道钻石的重量单位是什么吗?
生:是克拉。
师:你知道克拉是怎么来的吗?
[多媒体展示]
克拉的由来
珠宝精巧、贵重,用普通的方式计量很不准确,所以,人们一直想办法去寻找最准确的计量单位,最方便适用的砝码。
拿什么来衡量宝石的重量呢?许多民族的祖先不谋而合,都想到用当地常见的植物种子。当然,这样的种子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重要的是必须颗粒均匀,基本一致。
欧洲许多国家最初是用它们盛产的大麦来作砝码。但是各地区出产的大麦大小不同,重量差异大,用它称宝石,常常发生争端。后来,考虑到大多数宝石来自东方,干脆找一种东方的种子来作统一标准,可以免去许多口舌。挑来挑去,挑中了在地中海地区遍地生长的金合欢树的种子。因为希腊人叫这种种子为“克拉”,就把它作为宝石的重量单位。
克拉是宝石的重量单位,
这种各行其是的混乱局面极不利于宝石的国际贸易,故而,制定统一的计量标准势在必行。直到1907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计量委员会第四次大会上,正式通过将标准克拉定为
师: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一粒合欢树的种子的质量是
[板书]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推进新课
师:取一杯水,对同学说:“老师这儿有一杯水,老师想知道这杯水里有多少个水分子,现在让你们来数,能数得清吗?”
生:数不清,10亿人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清。现在有一杯水,不知有多少滴,所以更是数不清了。………………………………【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