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四】弱电解质的电离学习指导
【教材讲析】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比较
电解质 |
非电解质 |
|
概念 |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
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
微观结构 |
大多数离子化合物 |
极性键或非极性键构成的化合物 |
实例 |
酸、碱、盐、H2O、NH3 |
大多数有机物、SO3、CO2等 |
说明:
(1)溶液导电与否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必须有电解质,外因在水的作用下或加热熔融两者缺一不可,可用下列图示表示:
(2)溶液导电性强弱是由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和电荷浓度决定。
⑶电解质电离的原因
②外因——条件:水或热量(使其熔化)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 |
弱电解质 |
|
概念 |
水溶液中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
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
电离程度 |
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 |
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 |
电离方程式 |
H2SO4=2H++SO42- |
CH3COOH |
溶液中溶质 |
只有水合离子 |
水合离子,弱电解质分子 |
实例 |
强酸:HCl、HNO3、H2SO4 HBr、HI等 |
弱酸:HF、HClO、HCOOH、H2CO3 CH3CO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