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 教案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9-06 15:03:5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认识机械工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2.理解功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相关计算,知道功的单位是焦(J)。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从实例中认识做功需要两个必要因素的过程,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规律的方法。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2.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解释,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欲望。

  教学重点: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的理解、计算功。

  教学准备:滑轮、砝码、细绳、小车、木块、图钉、弹簧秤、木槽、铁球。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回忆这本书的力学部分,主要是研究力和运动的规律性知识,本章主要讨论力和运动的一个重要概念。)

  大家对功这个词并不陌生,如功课,功劳、立功、大功告成、事半功倍、用功学习等等。这些词中有的功具有“成效”(板书在黑板右侧)的意思,力学里所说的“功”就吸收了“成效”的意思,当然在力学中还有它严格的含义。

  二、新课学习

  (一)功的概念

  以下我们要通过物理小实验,借此来理解物理学中的“功”,为此我们演示实验并归纳得出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板书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演示:教师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黑板上标出箭头及Fs

  指出:F这个力作用在物体上,而且在这个F力的作用下,有了通过一段距离S的成效,那么,力和运动具有这种关系的,物理学里就说这个拉力做了功。任何一种机械在工作时,都必须对工作对象施以力的作用,还必须使工作对象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如果对物体用了力,并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就像物体在F的作用下,沿着力的方向向上移动了距离s。我们就说力F对物体做了功。

  现在想一想,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你知道了吗?

  你们说的真好,力和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就是机械功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是严格的,缺一不可。

  板书: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沿力方向通过的距离的乘积。用F表示力,s表示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W表示功。功可以表示为。还记得力和距离的单位各是什么吗?你能推断出功的单位吗?

  单位:力的单位是N,距离的单位是m,公的单位就是N·

[1] [2] [3]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