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单元学案39 2013届高考历史岳麓版大一轮学案.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2-10-26 15:29:12

[课标要求] 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2.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新文化运动
1.背景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进一步传播。
(2)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3)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________制度。
(4)袁世凯梦想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2.兴起
(1)标志:______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代表人物①蔡元培: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②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成为《新青年》的编辑和主 要撰稿人。
3.内容
(1)提倡______与______,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意义
(1)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3)为____________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传入: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文章,在中国率先举起了社会主义旗帜。
2.传播
(1)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________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研究专号》,刊登了一批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文章。
(3)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
(4)陈独秀、毛泽东等人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5)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问题思考】
说一说 观察下面两幅图,同样是祭孔,命运为什么会有天壤之别?
 
袁世凯祭孔    2010年两岸师生联
              合祭孔大典
想一想 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曾提到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什么?
读一读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发生了分化。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胡适等人则继续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新文化运动前期主要宣传西方思想,后期则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议一议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这等艰难,是进化途中所必须经过的,不要恐怕,不要逃避的。……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1)材料中的“新纪元”“新潮流”指的是什么?
(2)从政治学科角度分析说明为什么“新纪元”的创造是艰难的,这个潮流是不可抗拒的。
 
考点一 新文化运动
1.(2011•海南卷,18)孙中山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此)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孙中山此处所说的“觉悟者”应包括(  )
A.陈独秀    B.梁启超  C.章太炎    D.严复
2.北京大学为什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什么?
4.“民主”和“科学”在新文化运动中处于怎样的地位?陈独秀为什么要把它们引入到中国?新文化运动对它们的宣传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5.毛泽东曾指出:“当时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是文化革命(指新文化运动)的两大旗帜。”
(1)试指出什么是旧道德、旧文学?
(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为何要举起这“两大旗帜”?
(3)(2008•海南历史,19)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这表明当时文学革命(  )
A.取得了重大突破       B.被全社会所认同
C.推动了政治改革       D.取得了彻底成功
(4)有人说新文化运动太激进了,完全割裂了传统,这是应该否定的。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5)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都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
B.都提倡民权和西学
C.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D.都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考点二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2011•浙江文综,21)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搞清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阅读图一:
图一中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他是在中国最早宣传________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与________在《________》上展开了“问题”与“主义”之争。
 
图一
3.阅读图二:
 
图二
图二最初的名称是__________,十月革命后,以宣传__________为主。图一中的人物曾在该杂志上发表《______________》,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4.结合有关时代背景,说明五四运动以后为什么效仿苏俄是一种“历史的选择”?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激烈斗争,是辛亥革命以来在纷繁复杂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解放和发展之路的新探索。因此,作为历史的重要一环,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
 
                   
一、选择题
1.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宣称“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这表明当时新文化运动(  )
A.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
B.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
C.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
D.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
2.下图是一份报纸的号外,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