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单元卷)(含参考答案) 2013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2-10-27 18:55:41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新余模拟)1928年4、5、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汽车档次分类比例(单位:%):
 已成交高中档车 已成交低档车 未成交 小计
信贷 26.3 11.2 23.9 61.4
现金 20.9 6.2 11.5 38.6
累计 47.2 17.4 35.4 100

表中反映消费方式带来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
A.整个社会享乐风气盛行
B.刺激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C.家庭负债增多,影响社会稳定
D.美国经济陷入极度萧条之中
解析:分析表格,反映当时美国汽车销售中信贷在其中所占的比例之大,结合所学知识,此是柯立芝繁荣的反映,过度信贷刺激盲目扩大生产,最终引发美国的经济危机,因此,最主要的影响是刺激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A、C项是其影响,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影响。D项具有较强的迷惑性,实际两者没有直接的关系。
答案:B
2.1929~1933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46.2% 40.6% 28.4% 16.5% 8.4%

上表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来势迅猛
B.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持续时间特别长
C.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破坏力强
D.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破坏了工业生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本质的认识。从表格所给的数据可以看出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给五国的工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破坏,D项只是材料反映的现象,而C项是本质。
答案:C
3.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首次经济危机;1857年后,世界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1929~1933年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主要是因为(  )
A.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存在
B.“自由放任”政策不适应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C.各国之间国际贸易冲突加剧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
解析:1929年~1933年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是缘于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日益形成一个整体。所以D项正确。
答案:D
4.(2012•南京模拟)“从1932年3月1日起,根据本法规定,一切输入联合王国的商品,除条文中规定免除课税的商品外,一律课以相当于商品价值10%的关税。”下列对英国《进口税法》的颁布,理解错误的是(  )
A.目的是保护国内市场,抵御外国商品的竞争
B.是应付危机、解决危机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C.表明英国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D.客观上调节了英国与别国的贸易纠纷,推动了英国的经济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辨别历史事物的能力。由“1932年3月1日”可知英国颁布《进口税法》与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有关,由“一切输入联合王国的商品……一律课以相当于商品价值10%的关税”可知A、B、C表述正确;英国对外国商品征收高关税,容易引起其他国家的报复性行为,导致国家之间矛盾的激化,D符合题意。
答案:D
5.罗斯福说:“大企业接受工业复兴法固然重要,而产生丰硕成果的领域还在于小雇主们,他们的贡献将是为1至10人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这些小雇主实际上是国家骨干中极重要的部分,而我们计划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这说明(  )
A.罗斯福重视中小企业的作用
B.罗斯福新政实施的重点是中小企业
C.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了美国的失业问题
D.中小企业的发展是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关键
解析:“小雇主实际上是国家骨干中极重要的部分”肯定了中小企业在创造就业机会和提高消费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但仅靠中小企业是不能解决失业问题的,C说法错误;罗斯福新政的重点是工业,不能理解为中小企业,B错误;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关键是罗斯福新政的实施,排除D。
答案:A
6.(2012•沈阳四校期中)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令》,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  )
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
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
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
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
解析:此题考查罗斯福新政。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紧急救济法令》《社会保障法》以及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指的是在民生方面采取救济与立法制度保障相结合的措施应对经济危机,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
答案:A
7.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以高于农产品市场价,预购参加土地减耕计划的农场主的农产品,在农作物收获后,如果谷物市场价格高于预购价,农场主可以以预购价把自己的农产品赎回进行销售,偿还抵押贷款;否则这些农产品将归政府所有。材料反映新政中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    )[  ]
A.鼓励农民生产积极性
B.压缩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C.消除农民对政府不满情绪
D.打击大农场主
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调整政策目标是压缩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答案:B
8.1933年的罗斯福新政使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这印证了(  )
A.“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B.“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济是最可怕的事情”
C.“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就是全部由国家投资”
D.“政府应该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市场进行直接干预”
解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就是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罗斯福新政对经济的干预,拯救了美国经济,说明政府应该对经济进行干预,D项正确,排除B;而经济危机的爆发原因之一就是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A项错误;C项中“全部由国家投资”说法错误,也与题意不符。
答案:D
9.(2012•江苏模拟)下面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国营企业或公司的照片,它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民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哪一主要特点(  )
 
 
A.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
B.资本主义国家全面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C.资本主义国家扩大政府开支,调节社会生产
D.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重视限制私有企业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A项是本质特点,随着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国有化在资本主义国家当中均或多或少地建立起来。资本主义国家国营企业只占小部分比率,故B项不正确。C项与材料无关。资本主义国家重视私有制的发展,故D项的表述也是错误的。
答案:A
10.(2012•天津模拟)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其目的主要在于(  )
A.刺激社会消费        B.改善政府形象
C.改善劳资关系      D.缓和社会矛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和社会福利制度的相关内容。注意关键词“主要”两个字,缓和社会矛盾,从而巩固统治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最主要的任务之一。
答案:D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