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单元卷)(含参考答案) 2013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2-10-27 19:02:58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锦州模拟)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
A.意大利保留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B.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C.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作坊实质上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与发展,这是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经济根源。
答案:C
2.15世纪中期,阿拉伯商人到意大利经商,他发现当地人热衷于讨论(  )
A.知识与美德         B.人性与神性
C.民主与法制       D.教会与上帝
解析:从题“15世纪中期”“意大利”等信息,可以联系到14~17世纪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本题选B项。
答案:B
3.薄伽丘是意大利人文主义作家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他的作品中既有对教会修士腐化生活的嘲讽,又有对人们追求感官享受的肯定。这表明其思想(  )
A.自相矛盾,具有局限性
B.倡导建立民主教会
C.肯定人性,具有进步性
D.批判社会风气不够彻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薄伽丘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扬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选C。
答案:C
4.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针对教师提出的“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前者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 ②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 ③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 ④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专制王权的压制
上述观点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处于萌芽阶段,工业革命也尚未发生,故说文艺复兴以工业经济为基础错误,②排除。文艺复兴主要反对的是宗教神学,所以遭到天主教会的压制,④排除。故选B。
答案:B
5.(2012•大连模拟)《九十五条论纲》指出:“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了建筑一个圣彼得教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材料反映作者的态度是(  )
A.认可教皇搜刮财富
B.天主教徒应该忠于信仰
C.赞同教会建造教堂
D.反对天主教会的经济掠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九十五条论纲》是欧洲宗教改革人物马丁•路德的战斗檄文,对天主教和教皇进行揭露和批判。从材料内容看,涉及天主教会的经济掠夺,故选D。
答案:D
6.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威
解析:“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反映的是路德的信仰得救思想,即人的灵魂得救无需靠教士为中介,要靠自己虔诚信仰。人人可以和上帝对话。路德的宗教改革是对西欧基督教神权统治的批判和否定。
答案:D
7.重大社会变革,历史的进步,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14~16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迈进。下列对二者共同点认识正确的是(  )
A.反对天主教会的愚昧统治
B.崇尚人文理性,讲求科学
C.坚持王权高于教权
D.批判神学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结合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内容、特点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借宗教题材进行反封建斗争;宗教改革否定教皇权威,主张信仰即可得救。二者都强调反对天主教会的愚昧统治,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B项指启蒙运动;C项指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天主教的神学统治,并不反对神学思想,故排除D项。
答案:A
8.(2012•北京模拟)“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  )
A.批判神权统治      B.鼓吹人性解放
C.倡导思想自由      D.构建民权政府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启蒙运动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最大的区别在于构建资本主义政治体制。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答案:D
9.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认为“政治自由是通过三权的某种分立而实现的”。在当时他的直接目的是(  )
A.实现权利平等       B.推翻君主制
C.避免暴君专政      D.反对教会专政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三权分立学说把国家的权力一分为三,国王只能行使行政权。并且三权分立,彼此制衡,这样就能避免暴君专政。
答案:C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