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商鞅变法》(选修1) 福建省鹤峰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冲A新方案.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2-10-30 09:50:08

史论共享

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商鞅变法是一次较彻底的改革运动。在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在经济上,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商鞅变法后,秦国的综合国力大增,政治威望日高,还形成了全国皆军、惟军为荣的尚武精神。总之,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考点梳理

一、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1.时代背景

总体:大动荡、大变革时代。

 1) 经济基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私有土地大量出现。

 2) 阶级基础:新兴的地主阶级兴起力量逐渐强大。

 3) 思想基础:百家争鸣,其中的法家思想符合当时的形势,为变法提供了依据。

2.具体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落后于六国。

2)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广纳贤士,重用商鞅。

3)商鞅积极宣传变法的意义,为变法扫清思想障碍。(指导思想:法家思想)

二、商鞅变法的内容及作用(第一次变法是公元前356年,第二次变法是公元前350年)

1、实行什伍,连坐制度。明显是法家思想的体现,有利于加强对老百姓的控制,加强中央

   集权,符合当时从分裂到统一的趋势。

2、奖励耕织,重农抑商。重视封建经济的发展,符合当时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这一趋势,

   同时也有利于富国强兵,保证国家的兵源。

3、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按军功大小授爵。有利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提高

   军队战斗力,符合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这一趋势。

4、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触及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符合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这一

   趋势,这是我们认为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是最彻底的主要根据。

5、推广县制。法家思想体现,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6、统一度量衡。法家思想体现,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7、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塞私门之请,有利于打击结党营私,加强中央集权,要求分户,能保证国家的税源,保证国家兵源。

三、商鞅变法的结果及原因

1.结果:“商鞅虽死,秦法未灭”,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2.原因:

1)、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2)、秦孝公的支持。

3)、商鞅的个人才能。

4)、变法立信于民,取得了人民的支持。

5)、严厉打击破坏变法的人,消除阻力。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