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必修2) 福建省鹤峰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冲A新方案.doc
l 史论共享
1.大危机的影响:
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造成特别巨大的破坏,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使彼此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更强烈地反抗,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它还使资本主义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2.罗斯福新政的作用:
新政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改造,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新政对战后美国政府的社会经济改革政策,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改革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美国的“新经济”、英国的混合市场经济、法国的计划指导经济、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日本的政府主导型经济等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的新变化。这种新变化还表现在: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科技进步和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等等也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美国出现的新经济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新趋势。
l 考点梳理
考点一、1929年至l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即生产的相对过剩)
1.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
(2)主要原因: 。
(3)具体原因: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资本主义国家在当时奉行的“ ”政策,导致盲目生产和无序竞争,加剧了这一矛盾。
2.爆发:
1929.10,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股价狂跌,股票纷纷抛售,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3.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波及范围广、 、破坏性大。
4.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1)造成经济危机: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大量产品被销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幅衰退。
(2)造成社会危机:社会矛盾激化,资本主义社会处于动荡之中,人们甚至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3)造成国际危机:激化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加剧国际局势的动荡。
考点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1)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使美国陷入前所未有的经济大危机中;
(2)胡佛总统继续奉行的自由放任政策加剧了美国经济的危机;
(3)1932年,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
2.目的:
(1)直接目的:摆脱危机。
(2)根本目的: 。
3.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内容 |
作用 |
|
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
使银行与金融秩序恢复了正常,人们恢复了对银行的信心。 |
|
恢复工农 业生产 |
《农业调整法》 |
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减少农产品过剩,保证农民利益,对农业复苏起到积极作用 |
《全国工业复兴法》 |
该法以恢复工业生产为目标,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减少盲目生产,为企业复兴创造良好的条件。 |
|
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
以工代赈,扩大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秩序;对缓解失业起到重要作用。 |
|
保护劳工权利 |
有利于缓和劳资矛盾。 |
|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
有利于长期性地解决失业问题,有助于社会稳定。 |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