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四 二战后的世界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21 16:17:11
世界现代史

 
考点四  二战后的世界

考点聚集
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1)战后初期的苏联。  (2)欧亚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的诞生。

欧洲、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日本的崛起  (3)发展中的矛盾。
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1)美国的“冷战”政策 (2)美国侵略朝鲜和越南  (3)美苏争霸。

世界格局的新变化:(1)东欧剧变 (2)苏联解体。
世界经济的发展:(1)世界经济的变化 (2)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考点详解
(一)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  (《世界历史》第二册P63P65

1.战后初期的苏联
 (1)“四五”计划:1946年,苏联开始执行第四个五年计划,集中精力恢复并发展经济。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是苏联工业发展重点,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教育文化事业也有较大发展。

(2) 赫鲁晓夫的改革: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掌权后,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与人民日常生活相关的农业和轻工业发展滞后的问题。
 (3)战后苏联的科技成就:1949年,原子弹爆炸成功;1957年,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欧亚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的诞生
  (1)1949lO月,除苏联外,欧亚共建立了12个人民民主国家,20世纪50年代,除南斯拉夫外,这些人民民主国家在苏联的帮助下,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

  (2)欧亚各国人民民主政权建立后,借鉴苏联经验,走上了发展社会主义的道,由于照搬苏联模式,忽视了本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其消极影响日益显露。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
 

(二)欧洲、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世界历史》第二册P68P71
1.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快速恢复的原因
①二战后,美国为了对付苏联,对欧洲资本主义各国给予大量援助。②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美国的援助,发挥本国良好的经济基础优势,采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发奋图强。

2)时间:20世纪50年代初,恢复到战前水平。以后,各国经济步入高速发展时期。
  (3)联邦德国的崛起:20世纪50年代初,联邦德国的发展尤其迅速,成为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2.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①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感到要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促进经济发展,有必要加强相互间的合作。

②建立:1967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六国发起建立“欧洲共同体”组织。
③作用:“欧共体”成立以后,成员国数目不断增长,相互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促进了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也提高了欧洲共同体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3.日本的崛起
 (1)原因:

①二战结束时,日本经济陷于崩溃。日本在美军占领下实行非军事化政策,进行了土地改革。
②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特别是中国革命的胜利,美国对日政策发生变化,开始扶植日本。朝鲜战争爆发以后,日本为美军提供了大量军需物资和后勤服务,大大刺激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日本政府利用有利的经济发展环境,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到70
 2)时间: 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超过战前水平;70年代初,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4.发展中的矛盾
 (1)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经济危机:1973年至1975年,由于中东国家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此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慢下来。

 (2)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开始逐渐形成欧洲共同体、日本、美国三足鼎立的局面,欧共体、日本与美国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贸易摩擦不断。
 

(三)美国的“冷战”政策和美苏争霸  (《世界历史》第二册P72P76
  1.美国的“冷战”政策

   (1)背景:二战后,无论是德意日,还是英法力量都遭到削弱,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远胜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随着实力的增长,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而苏联的力量也壮大起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矛盾日益激化。
 (2)美国的“冷战”政策出台: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美国要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进而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侵略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

 (3)表现:政治上的“杜鲁门主义”,经济上的“马歇尔计划”和军事上成立“北约”组织。
 (4)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美国拉拢加拿大、英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成立针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5)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苏联和欧洲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成为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相抗衡的另一大政治军事集团。
2.美国侵略朝鲜和越南战争

  (1)美国侵略朝鲜:①19506月朝鲜爆发内战。②美国为夺取亚洲地区的霸权,先支援南朝鲜,又以“联合国”的名义率军侵入朝鲜,一直打到中朝边境。③1950年,美国海军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④1950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一起,打退了美国军队的进攻。⑤1953年美国在没有获胜的停战协定上签字。
  (2)美国侵略越南:①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了侵略越南战争。②越南人民同美军进行英勇斗争,并得到中国人民的无私援助。③1973年初,美国签署了结束越南战争的协定。美军从越南撤走,美国的霸权政策严重受挫。

3.美苏争霸
(1)时间:20世纪50年代80年代

(2)表现
①美苏 双方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制造的核武器数量足以摧毁整个地球若干次。

 ②古巴导弹危机: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占领了阿富汗,企图建立在南亚和波斯湾地区的霸权,

④不久,美国提出准备打高科技战争的“星球大战”计划。
(3)美苏争霸影响:美苏争霸行为,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也给两国带来了沉重的军费负担。特别是苏联感到力不从心,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被迫改变称霸政策。

 
(四)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世界历史》第二册P87P91

1.东欧剧变
  (1)原因:高度集权的经济管理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东欧国家普遍外债负担沉重,货币贬值,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有的国家改革,但措施不当,未能取得预期的目的;有的国家却不进行改革。严重的经济困难,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

  (2)东欧剧变的表现:从1989年下半年起,东欧各国风云突变,一年之内,各国共产党等执政党丧失了政权,社会制度随之改变。
    (3)欧洲政治版图发生了变化:东欧剧变后,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和斯洛伐克分立。

2.苏联解体
  (1)原因: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苏联社会十分动荡。戈尔巴乔夫任苏联共产党书记并上台执政后,各种社会思潮对苏联形成冲击,政治、经济、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2)苏联解体:20世利80年代后期,苏共下台,社会制度发生变化。苏联于1991年底解体。
3.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1)两极格局的结束: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以后,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了。
  (2)世界格局的变化: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  多极化在不断发展。

  (3)因世界格局变化带来的后果:世界格局的变化导致了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  此起彼伏。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和波黑冲突,加剧了世界的动荡和不安。世界人民希望通过协商和对话解决地区冲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
  (4)“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在新旧世界格局交替的过程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和安全。一个超极大国,多个世界强国并存的“一超多强”局面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

 
 

(五)世界经济的发展  (《世界历史》第二册P92P95
1.世界经济的全球

1形成:二战以后,高新科技的推动化下,世界经济呈全球化趋势。
2)影响: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柄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得的一面。

 (3)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双重目的是:把污染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并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原料和劳动力赚钱。
2.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1)问题的出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各种联系也日益紧密,人们关心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如合理利用能源、资源,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控制人口增长,开发和利用空间、海洋等问题,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
 (2)“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这一思想的确立是帮助人类社会从工业化的弊端中摆脱出来,走向新文明的一个有效途径。

(3)人类还面临的严重问题:毒品蔓延,国际恐怖活动猖厥,核武器扩散等严重问题,这些问题也不是一个或几个国家能够单独解决的,需要各国之间的国际合作和共同努力。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