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四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21 16:31:36

考点四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考点聚焦

“一国两制”与港澳回归、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少数民族进入社会主义、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考点详解

(一)“一国两制”与港澳回归  (《中国历史》第四册P139P140
1.“一国两制”的构想:

1)目的: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
2)提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针对台湾与祖国的统一问题首先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3)内涵:在“一个国家”的前提下,实现统一。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意义: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统一祖国创造了条件,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统一大业的进展:199771,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香港设立特别行政区。19991220,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香港和澳门成为现实。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历史》第四册P141
1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1987年中共十三大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还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41997年,中共“十五大”,江泽民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三)国防建设、民族工作和外交工作的成就  (《中国历史》第四册P143P149
1建设现代化的国防

1)组建了人民空军和海军,实现义务兵役制,使人民军队兵源有了可靠的保证,实行军衔制,向正规化迈进。
2)加强现代化建设研制成尖端武器装备部队。“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大大加强了国防力量。

3)人民解放军已发展成由空军、海军、陆军和战略导弹部队等组成的多军兵种合成军,已有能力构成立体防御体系,成为捍卫共和国的坚强柱石。
2少数民族进入社会主义

建国后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1)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独立自主。
(2)外交工作的重大成就:

①建国初期,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平等互利的原则上,同苏联等世界上一些国家,陆续建立了外交关系;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斗争。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在世界上产生深远影响。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和和平共处原则,对亚非会议的成功起了积极作用。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的决议。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同年,日本首相来中国访问,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⑥现在,中国已同第三世界100多个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发展了友好关系。

(3)新时期的外交工作: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实行对外开放。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三)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  (《中国历史》第四册P136P138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两番,社会主义建设成果辉煌,举世瞩目。

1)农业方面:实现稳产增产,粮食、棉花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基本解决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2)工业方面:新建成了上海宝山钢铁公司、湖北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京九铁路等一批重点工矿企业。我国已建立起独立的现代化工业体系,钢、煤、原油等产量进入世界前列。

(3)人民生活:人民生活得到全面改善,开始进入小康社会。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