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二 “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21 16:24:52
世界近代史 
考点二  “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

考点聚集
工业革命:(1)珍妮机;(2)瓦特与蒸汽机;(3)火车的诞生。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英国宪章运动; (2)《共产党宣言》发表。
美国内战:(1)内战的爆发 (2)北方的胜利 。

俄国的改革:废除农奴制。
日本明治维新:(1)武装倒幕  (2)明治维新。

考点详解
(一)工业革命  (《世界历史》第一册P100P102

1.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18世纪六十年代到19世纪上半期)
1)首先发生于英国的前提:是在世界范围内英国最早确立资产阶级统治。

2)条件: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手工业生产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国外市场的需求。同时英国又是最早具备工业革命的条件:拥有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和原料;海外贸易的迫切需求。因而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是其政治经济的必然结果。
 (3) 珍妮机: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最早出现于棉纺织业。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称为“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它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线纱,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不久又出现了水力纺纱机和水力织布机。

4)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5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被用来带动纺织机器。它的投入使用,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5)火车的诞生

①汽船:美国人首先发明。
②火车:1825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此后铁路交通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6)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19世纪上半期,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此后法国、美国等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
2.工业革命的影响

 (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这两大阶级的贫富分化,对立和斗争逐渐明显和尖锐。

 (3)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世界历史》第一册P104P106
1.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19世纪3040年代,工人运动在欧洲兴起,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国里昂工人的两次武装起义、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起义。其中,英国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意义: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2.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3.《共产党宣言》

 (1)发表: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的革命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于18482月发表。
  (2)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从此有了自己强大的思想武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新时代。

 
(三)美国内战(1861-1865)  (《世界历史》第一册P113P115

  1.内战的爆发
(1)原因:南北双方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的矛盾不可调和。

2)导火线:186011月,主张限制奴隶制发展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3)爆发:1861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史称“南北战争”。

2.北方的胜利
 (1)战局的扭转:由于南方军队早有准备,北方军队在战争初期连连战败。人民群众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1862年,联邦政府通过了《宅地法》,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

 (2)1865年,内战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战争结束,林肯遇刺身亡。林肯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解放黑奴作出的贡献,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受人爱戴和尊敬的总统。
 (3)意义:经过内战,美国维护国国家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俄国的1861年改革  (《世界历史》第一册P119P120

  1.根本原因: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的存在,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1861年改革:

1)目的:为了维护贵族和地主利益。
2)措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迫于1861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宣布: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农民赎买份地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

3)评价:
①性质: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意义:农奴制度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是俄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③局限性:但这次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五)日本明治维新  (《世界历史》第一册P122P126

1.武装倒幕
1)原因: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外国的侵略,激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幕府统治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2)武装倒幕: 1868年初在京都附近的战役中,倒幕力量取得决定性胜利,幕府统治被推翻。1869年明治天皇政府从京都迁到东京。
2.明治维新

 (1)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主要内容:

①在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在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③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3)意义: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日本强大起来,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