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合理容量》教案1 湘教版必修2 高一地理word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2-07 20:22:28

《人口合理容量》教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目标一: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说明世界人口分布大势及形成原因。

    目标二:辨析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基本概念,说出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目标三:讨论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观点,分析判断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和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理解我国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

教学重点
1、  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2、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教学难点:

1.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及估计
2.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应措施

教具准备: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示意图、有关我国人口与环境的文字资料
教学方法:讨论法、个案分析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1935年提出:今试自黑龙江的爱珲(今黑河),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则此东南部的面积计四百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6%;西北部之面积,计七百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惟人口之分布,则东南计四亿四千万,约占总人口的96%;西北部之人口,仅一千八百万,约占总人口的4%。其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此线形象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宏观分布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国人口分布宏观格局不仅没有变化,而且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出
 

13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
一、世界人口分布

  1.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的联系与区别
  (1)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

  我们要研究人口大部分集中在什么区域,一般要看这个地区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而疏密程度~般用每平方千米土地上的人口数(即人口密度)来表示。我们把一个国家或地区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叫做人口密度。用公式表示就是: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
    一般地说,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反映了其人口分布的平均状况。如我国平均人口密度是134人/平方千米,世界平均人口密度是39人/平方千米,中国人口密度是世界的3倍多。

    (2)人口密度不能反映人口分布格局
    思考:两个人口密度相同的地区,人口分布格局是否相同?

    解惑:如图131所示,图中两个地区的面积相同,都是1平方千米,总人口数都是5,根据公式:人口密度=总人口数÷总面积,可以求出两地的人口密度都是5人/平方千米。但从图中明显可以看出,左图的人口分布不均匀,有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少区;右图人口分布均匀。由此可见两地的人口分布格局不同。
设问: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说出中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什么?

点拨:
Ø      东多西少;

Ø      平原多,山地、高原少
Ø      发达地区多,落后地区少

Ø      汉族集中区多,少数民族区少
活动:阅读下面中国地形图、中国温度带图、中国等降水量线图,结合中国人口分布特点,说出哪些因素影响了人口分布?

学生思考回答。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因素
 地形:平原人口稠密,高山、高原地区人口较稀疏

气候:北半球温带地区,气温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人口稠密。降水少的地方人口稀少,降水较多的地方人口较密集
水资源和土壤:人口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源分布。干旱地区,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不同的土壤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影响到人口分布

 矿产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

政治因素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
此外,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也都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思维发散:从中国的人口分布推断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学生回答:世界人口分布格局:主要集中在中低纬度的大陆沿海的平原丘陵地区

课堂讨论:中国的这种人口分布状况是否合理?
点拨:判断是否合理的依据  环境人口容量

三、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能源及其他资源和知识、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指保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
思考:哪些因素影响了环境人口容量?

回答点拨:
l           主要制约因素 ——资源: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当然越多。资源的种类繁多,一般在研究中主要考虑的是几种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资源,如土地、淡水、能源等。

l           重要制约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人类获得的资源数量,与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科技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在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比如在原始社会,人类几乎没有掌握多少科技知识,所能获得的资源也十分有限,因此环境人口容量很小。今天地球上的60亿人口,在原始社会条件下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也不可能想象的。
l           重要制约因素——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确定是温饱型、小康型还是富裕型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提示:估计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不确定性 :现有资源的不确定性、科技发展水平、地区与外界交流程度以及人口消费水平的不断变化。

相对确定性 :在一定历史阶段,由于技术水平、资源基础相对稳定,生活消费水平变化不大。
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值16亿左右;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7亿~10亿。

 
课堂小结:略

板书设计:
13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

一、人口分布
1、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的联系与区别

2、中国人口分布规律
3、人口分别的影响因素

4、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二、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
2、环境人口容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3、世界和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作业设计:
1.以下关系式正确的有(         

  A.科技水平    获取资源数量     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文化     生活消费水平     环境人口容量

  C.科技水平     环境人口容量      资源获取量
  D.人口文化       环境人口容量   生活消费水平

2.有关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叙述,正确的是(          
  A.乐观者认为未来世界人口最终会达到人口容量极限,但会经历漫长时间

  B.介于悲观者与乐观者之间,许多人认为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10亿左右
  C.悲观者认为,目前世界上的人口太多,已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D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公布的报告认为,将全球人口稳定在110亿或略多一些,可使地球上的人维持合理健康的生活
3.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正确的是(        

  A.在一定历史阶段内,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
  B.在假定条件下,可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绝对量的估计

  C.在实际中,通常把某一种或几种资源能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
  D.假定条件不同,估计方法不同,对于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结果大致相同

4.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资源               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的文化 D.生活消费水平………………………………【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