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3) 中图版必修2 高一地理word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2-08 09:29:09

2-1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应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过程与方法:合作中观察、交流、总结。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
二、教学课件:《大气的受热过程》演示文稿:
三、教学方法:置疑探究
四、教学过程:
设疑一:如果没有太阳辐射,地球表面是什么样?
在想象和思考中,相互提示,得出多个答案;
总结学生的各种结论,引导学生得出:太阳辐射是地球表层的主要热量来源,也是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
设疑二: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而大气层厚达2000千米,大气的热量是不是由外到里逐层加热,最后才使对流层热起来呢,还是有别的方式?
提示:对流层的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学生相互探讨,发现上面的假设与已经学过的规律对流层温度规律相悖,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设疑三:太阳辐射使大气受热的过程有哪些呢?
阅读教材,总结过程:
1、到达大气上界——太阳常数;
2、穿过大气层——削弱作用:
3、地面增温并对低层大气加热:
4、大气的热量支出——保温作用。

设疑四:在大气上界上望天空,天空是什么颜色?
①在学生的讨论中给出答案:黑色:暂时不解答为什么!
②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强还是弱?——参照青藏高原的强辐射;
③我们在地球表面见到的天空是蓝色或灰白色,为什么?
④观察动画——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选择性吸收:
 
反射:云、粗粒尘埃
散射:空气分子、微小尘埃;
⑤整理削弱作用的各环节,解答上面的问题。
⑥探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与太阳高度有没有关系?
在读图中解决。
设疑五:地面是如何对对流层大气加热的?
观看动画演示
①地面辐射:
②地面辐射与太阳辐射的区别——介绍黑体辐射:
③对流运动:
④整理对流层大气的温度垂直规律:
设疑六:如果没有大气层,地面热量散失的快慢如何?
①地层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强烈吸收:
②大气逆辐射的作用:
③保温作用原理:
④答案——地面热量散失将更快。
⑤保温作用与天气有关——联系生活经验,晴朗的夜晚与阴天的夜晚的温度差异,最好是用晴朗早晨与阴天的早晨的温度差异来说明保温作用与天气的关系。
设疑七:月球表面与地球表面相比,其昼夜温度变化有何不同?
学生结合大气的两个作用回答问题,整理知识点,并形成迁移能力。
及时巩固和反馈——课堂练习
1、请在图中填写: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吸收、反射、散射、地面反射、
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地面热量散失、
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
2、图中箭头表示长波辐射的有哪些?
 
 
3、大气保温作用的形成与图中哪些箭头的大小有关?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