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教案2 中图版必修3 高一地理word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2-08 09:29:09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课标解读】
  课标: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土地和环境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课标解读:以东北地区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具体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从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人口、社会经济基础、科技水平等方面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从该区域的农业部门构成及其分布等方面说出该区域的农业布局特点;说出该区域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通过案例学会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目标制定:
【学习目标】
    运用图表资料,说出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特点,分析自然环境的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通过材料的阅读和对比,分析东北地区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三、【重点和难点】
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四、【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
    启发讲述为主,探究为辅。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 指导读图:
东北地区的农业机械工业图
大庆油田图
提出问题: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大豆、木材等产品的生产基地,工业为其提供了什么条件?

指导学生阅读:
“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提出问题:
1. 北大荒包括哪些地理区域?
2. 独特的自然条件给北大荒的开发怎样增加了难度?
3. “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读东北地区城市分布图思考:
近年来,随城市布局的变化,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出现哪些变化?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并回答。
 使学生了解雄厚的农业机械工业为建设东北地区现代化农业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变化,了解东北商品粮的发展变化。


六、【板书设计】

第三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课时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课标解读】
    本节课是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节第2学时,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我们仍以东北地区为例,依据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该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针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找出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资料,找出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针对问题,通过合作学习探寻,根据资料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3、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通过学习,学会分析归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方法
【重点、难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教学方式】案例分析、探究法等
【学时安排】1学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承转:东北有着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问题。 思考 引入新课
学习过程


设问:

小组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阅读资料:
资料1、“土地增值让农民越轨”;
资料2、“19世纪末和目前东北地区林地和草地占土地资源比重”图
资料3、“近年来沼泽地面积变化”资料4、如何看待“新东北”现象
资料5、“北大仓又将变成北大荒”
通过分析上述资料找出东北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引导学生列表、概括、总结“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阅读、分析、思考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