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选修6 第四章 第五节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学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6-30 07:53:05

 第五节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学习目标:

1.  了解中国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和防治措施。

2.  运用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图,分析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

3.  理解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紧迫性,逐步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习重点: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及防治措施

学习难点: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

学习方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探究讨论法等

学习过程:

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形成原因

 1、现状

    总体在

局部在

2、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3、特点:

 

4、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布见图4、16。

图4、16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

通过读图4.16,说出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

 

地区名称

主要生态问题

形成原因

自然背景

人为原因

A

 

 

 

 

B

 

 

 

 

C

 

 

 

 

D.E

 

 

F

 

 

 

 

G

 

 

 

 

思考分析图中生态环境脆弱区A—G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自然背景。

5、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相关性

思考挖掘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案例⑤通过对案例⑤的学习,了解以下内容:

新疆生态破坏与直接经济损失的相关性

四、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1.恶化原因:

(1)根本原因

(2)不合理的开发活动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