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世界地理知识点复习二:亚洲和非洲(学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6-30 07:55:26

第二单元 亚洲和非洲

[知识要点]

一.东亚

1、概况

位置

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有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五个国家

地形

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东部沿海和丘陵。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往东流入太平洋。东部沿海的海岸线曲折,沿海有许多半岛和岛屿。

气候

是世界上季风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因为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洋,由于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夏季陆地增温快,比海洋热,气压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夏季风;冬季陆地冷却快,比海洋冷,气压高,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冬季风。在东亚季风区内,根据气温、降水情况的不同,又分为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两种气候区

居民

东亚五国共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居民中大部分属于黄色人种,是世界上黄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区。就民族而论,中国是汉族人口居多数的多民族国家,蒙古居民主要是蒙古族,朝鲜和韩国居民主要是朝鲜族,日本居民主要是大和族

经济

东部沿海一带气候湿润,平原较广,耕地多,人口稠密,沿海地带又有优良港口,工农业、交通、科技和对外贸易发达。西部内陆地区,高原、山地较多,气候干燥,人口较少,因草原广布而使畜产品加工工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也在开发利用之中

2、日本

(1)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 

位置

是东亚的一个岛国,与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领土组成

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

地形

境内多山,国土四分之三以上是山地和丘陵,仅在沿海一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平原;海岸线曲折,多良港,神户和横滨是我国著名的海港;境内多火山、地震,富士山是日本最高峰,也是一座活火山

气候

属季风气候,但海洋性特征较为明显,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比较丰富

植被

全国大部分为森林覆盖,森林覆盖率为65%

河流

河流短小,但流经山地水力资源丰富

(2)发达的经济和文化特点

经济特点

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工业是主要工业部门,产品大量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属"进口-加工-出口"的经济

工业分布及原因

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小地区,东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是主要工业区。因本国自然资源缺乏,需要从国外进口,为了便利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工业大多分布在沿海优良港口地区

农业生产

耕地少,人均耕地更少。农业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现稻米产量已能自给。北海道附近海域因有寒暖流相汇,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日本的捕鱼量常占世界第一位

文化特点

既有本民族文化的传统,以兼有东西文化的特点

 二、东南亚

1、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位 置

在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位 置

处于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位置,自古就是东西方各国人民相互往来的要道,尤其是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欧洲、亚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业、东亚各港航线多经过这里

(2)自然环境

地 区

地 形

气 候

中南半岛

高山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这些河流在下游冲积成肥沃的平原。这些平原成为东南亚发达的农区

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菲律宾群岛北部也属热带季风气候

马来群岛

群岛上山岭很多,地形崎岖,河流短促,平原较少。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太平洋两大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

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附近,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热量充足,降水充沛,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马来半岛南部也属热带雨林气候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