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课时) 高考地理总复习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6-30 08:07:03

题组一:地质构造的判断 

(2010·江苏样题)右图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有关图式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A.地质构造为褶皱

B.乙地背斜成山

C.丙地向斜成谷

D.丙、丁之间有断层

2.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及其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B )

A.甲—风力侵蚀  B.乙—流水侵蚀

C.丙—冰川侵蚀  D.丁—人类活动

解析  根据图示可以判断出该地的地质构造为褶皱,进而判断乙、丙、丁的地貌类型,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形成原因。结合图示可以判断出该天气系统为暖锋,说明该地降水

较多,受到了较强的流水侵蚀作用。

题组二:板块构造理论

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中山脉M是                                                          ( B )

A.冈底斯山  B.喜马拉雅山

C.昆仑山  D.横断山

解析  结合全球六大板块分布和图中的雅鲁藏布江可知,M为喜马拉雅山。

4.雅鲁藏布江谷地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生长边界

B.亚欧板块内部的断裂下陷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

解析  雅鲁藏布江谷地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经流水侵蚀作用而

成。

题组三: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5.读下面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

交通干线类型

最大限制坡度

公路

7%~9%

铁路

3%

 

材料二 交通线示意图(如右图)

(1)与平原比较,山地相对高度比较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

方式的选择、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比较大。

(2)山地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以公路为主,原因是建设成本低、难

度小。

(3)若该地选择了山地地区主要的交通线,那么从交通线示意图

看,在a、b两处弯曲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a处不合理,理由通向大城市应选最短线路。

b处合理,理由陡坡上成“之”字形弯曲。

(4)该交通线绕道经过甲、乙两地,原因是增加交通运输量,方

便甲、乙两地客货集散。

解析   (1)、(2)山地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对交通方式的选择和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

影响比较大。(3)公路建设可以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一般在交通量大的城镇之间尽量采取

[1] [2] [3] [4]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