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试题汇编之诗词鉴赏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10-18 10:33:18

201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7、诗中“太清”的意思是               。(2分)

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

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

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

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7~9题。(5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这首诗的作者是            ;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            。(2分)

8.用“/”划分下面的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1分)

巴 山 楚水 凄 凉 地,二 十 三 年 弃 置 身。

9.这首诗的颈联蕴涵了什么道理?(2分)

答:                                                                          

7.(2分)刘禹锡 白居易 (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8.(1分)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有错该题不得分)

9.(2分)蕴含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意思对即可)

 

2010年浙江杭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早 梅

唐   张 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销”同“消”。

23、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2分)

24、“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请作简要赏析。(3分)

 

23、“白玉条”句是恰当的,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梅花开得旺盛,压满枝头,同时,也能说明诗人当时的立足点是在远处,和颔联相呼应。

24、这两句是写诗人的观察发现。远望寒梅,似雪非雪,迷离恍惚;定睛细看,溪畔桥边,寒梅近水,迎风怒放。诗人的感受和发现既凸现了探索寻觅的惊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独放的风姿。

 

2010年浙江衢州舟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4分)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①急看紫巉岩。

【注释】①褰(qiān)帏:掀起帘子。

15.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 ▲  一字相呼应,写出了 ▲  。(2分)

16.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15.忽      船行之快(第一问答“才”也可)

16.急切、好奇、惊喜。(三点中答出两点即可) 

2010年浙江温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新凉          徐玑①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注释】①徐玑:南宋时温州诗人,“永嘉四灵”之一。②田畴:田地,田野。

15、本诗描绘了黄莺在初秋微凉的天气中自由翻飞、   

的景象。(2分)

16、“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间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2010年浙江舟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三、古诗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5—24题。

(一)(4分)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①急看紫巉岩。

【注释】①褰(qiān)帏:掀起帘子。

15.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 ▲  一字相呼应,写出了 ▲  。(2分)

16.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一)(16分)

15.儿子考上大学,妻子却因病无法送他入学。我们只得让儿子单独去报到。一周后,儿子寄回一叠发票。妻子很欣慰,我却为此大伤脑筋。(语言简洁,意思符合即可。)

16.妻子看看陪读复习,为儿子费尽心血,爱子之心令人感动。在培养过程中,她溺爱儿子,包办了除读书以外的所有事情,导致儿子脱离社会,缺乏独立能力。他认为儿子花钱解决问题搞好关系能成大事,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三点中答出两点即可。意思符合即可。)

 

2010年浙江金华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丰乐亭游春①(其一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