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湖南卷)解析版.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3-19 09:40:44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

语文真题解析(word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顺遂suì     吉兆zhào      歆慕xīn     琼楼玉宇qióng

B.捕获pǔ      萌动méng     清纯chún    震古烁今shuò

C.菜畦qí      炫目xuán      扶掖yè      耳濡目染rú

D.宫阙què     散漫sǎn       积淀dìng    宠辱不惊chǒng

【答案】A

【解析】B项“捕获”读音为“bǔ”;C项“炫目”的读音为“xuàn”;D项“积淀”的读音为“diàn”。解答本题需要考生牢记“多音读次音,形声莫套读和方言要纠错”三大原则,平时的读和说中使用普通话,练习普通话,这样才能减少方言读音的影响,做出正确的判断。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冀望   建档    捷足先登     宁缺毋烂

B.抵御   修葺    玲珑剔透     信马由缰

C.壁垒   赎职    心驰神往     视如仇寇

D.缄默   疏浚    得垄望蜀     望风响应

【答案】B
【解析】难度不大。具体为A 项中的“宁缺毋烂”应为“宁缺毋滥”。 C项中的“赎职”应为“渎职”,D项中的“得垄望蜀”应为“得陇望蜀”。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平时正确的读写的积累,否则很容易错选。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A。

3.下列选项是四则“遗失启事”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通顺、得体的一项是(  )

A.本人昨天在体育馆遗失一副红色羽毛球球拍,您若及时联系鄙人,不胜感激之至。

B.昨日本人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于阅览室,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谢谢哟。

C.本人昨日在图书馆不慎丢失黑色眼镜一副,希望拾得者与我联系,不胜感激。

D.昨日本人遗失饭卡于学校饮食服务中心,肯请拾者高抬贵手交还,万分感激。

【答案】C
【解析】A项错在“鄙人”,谦辞,旧时用于自称,此处不得体。B项错在“璧还原物”,敬辞,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璧”敬称对方的东西,D项错在“高抬贵手”,这个成语是旧时恳求人原谅或饶恕的话。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过去了。不合语境。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语言得体,与生活联系紧密,同时将病句与成语一并考查。能力层级为C。

4.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满庭鸟迹印苍苔。

A.只道林间无人至      B.小院地偏人不到

C.门巷深深过客稀      D.寒气偏 归我一家

【答案】B
【解析】先看内容照应,这首诗是《夏日西斋书事》,诗人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清美的夏日图画,体现了诗人此时宁静淡远的心境和情趣,那么“小院地偏”正是一种“心远地自偏”的意境,这种人迹罕至的偏僻小院更符合当时诗人的心境,且与下句“满庭鸟迹印苍苔”相照应。再看平仄押韵,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第三句末字不押韵且为仄声,即可排除C、D;从平仄来讲,二三句中平仄相粘,三四句平仄相对, 且主要看2、4、6三个字,第二 句为 “影、沉、势”,即仄平仄,那么所填这句所对应的三个字亦应为仄平仄,那么,A项是仄平平,B项是仄平仄,C项是仄平仄,D项是仄平仄,即排除A项;解答本题首先需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诗意理解准确的话,可以直选答案。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连贯,能力层级为E。通过诗句留白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连贯,同时还考查了一定的古诗文阅读理解能力,题目新颖,但难度不大。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自戒 郑思肖

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何也?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忠孝仁义,睦于家,蔼于乡,不以害遗于人,断无后殃。无行之人,谲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贪涎满吻,并包之心炽然,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虽死且有谋,馀孽犹毒于人,必难终以福。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孙,遗善为闾里传;卿相无行,亡身、亡家、亡国、亡天下,遗臭为后世笑。敢断之曰:无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然我或有一于此,人将拒我,如之何得若是之人而交之耶?其惧人之拒我 也,莫若以所以拒于人者反拒乎吾身,庶乎可矣。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能自检其身,则不失为君子。终身其行斯言乎!我少也昧,惟由我父所行之涂行焉,凛凛然 或恐悖之,玷于父母,愿必进于道,期为君子之归,故书以自戒。

(选自《郑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不敢一毫越理犯分        分:本分

B.谲佞残妒,塞于胸间      谲:诡诈

C.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      劫:劫持

D.期为君子之归            期:希望

【答案】C
【解析】“劫”有三种解释:①劫持,强夺;《荆轲刺秦王》中有“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②威逼,胁迫;《六国论》中有“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③佛教用语,天地一成一败叫一劫,成语中有“万劫不复”。此处根据语境用代入法即可推出,这里应该是“威逼,胁迫”之意。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遗善为闾里传                 为焦仲卿母所遣

B.其惧人之拒我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C.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D.终身其行斯言乎               其自视也,亦若此也

【答案】D
【解析】A项两个“为”均表被动,B项两个“之”均为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C项两个“以”均作介词,解释为“用、 拿”,D项第一个“其”表反问的语气词,第二个“其”代词,可译为“它们”。解答本题既需要考生熟知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又要回到上下文,利用语言环境帮助理解虚词,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

7.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行之人”忠孝仁义,修身正己,为人称道,无论其贫贱富贵,都可结交亲近。[来源:学科网]

B.作者为人行事紧随父亲足迹,唯恐有所背离,表现了他对父亲的景仰和敬畏之心。

C.在写法上,文章将“有行之人”和“无行之人”进行对比,意在为“自戒”张本。

D.《自戒》的主旨在于告诫自己并劝谏他人努力加强道德修养,以达到君子的境界。

【答案】D
【解析】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篇“自戒”的文章,故不存在“劝谏他人”。解答本题需要考生的细心,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比对选项与原文信息的异同,难度不大。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能力层级为C。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