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活动资源 体验排序乐趣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排序》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排序》
教材分析:
本课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的“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以及“能对收集的证据进行比较”这两个要求建构的,是在学生已掌握了提出问题、观察与测量的探究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的专门的科学探究技能的学习训练。这一课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认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排序,自然地理解并认识到科学探究中也离不开排序,建构排序的科学概念,尝试各种排序活动,掌握排序的技能。本课主要教学活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从认识生活中的各种排序现象入手,建构排序的科学概念;第二,运用多种感官及借助工具的使用,进行一组简单排序的探究活动;第三,尝试对物体按不同特征进行复杂的排序。通过简单排序让学生认识到排序的意义在于把无序的东西变得有序,并从有序中发现规律、寻找本质;通过按不同特征进行复杂的排序,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看待事物要从更多的角度、更多的侧面去观察,才能有更丰富、更全面、更立体的感受,这对于学生形成更好的价值观很有帮助。
设计思路:
1、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课的设计从一组同学排列队伍的游戏入手,出示刘翔夺冠录像激发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排序,再到后来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如探究按三种塑料制品的不同特征进行排序的活动,都离不开学生的生活,最后拓展延伸的“我最棒”的设计环节更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继续研究的动力,乐于将排序技能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
2、强化技能训练,突出课型特点。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练习,为了突出本课的科学探究技能训练课的特点,以及突破学生找物体共同特征存 在一定困难的教学难点,在活动中,我突出观察、动手实践、借助工具、表达交流等一系列科学技能的训练设计,让学生在已有的技能的基础上掌握排序技能,乐于排序。
3、活动设计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通过整合活动资源,重新构建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在逐渐复杂的活动中引领学生思维活动步步深入,强化排序技能的掌握。本课主要的五个环节设计如下:(一)激趣导入,建构排序概念。(二)动物奥运会,加深排序理解。(三)根据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简单排序。(四)对塑料制品排序,尝试复杂排序。(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教学目标:
1、知道排序的含义及意义,学会对排序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得出恰当的结论。
2、能辨别物体排序所依据的特征,能独立地根据物体的同一特征进行排序。
3、尝试按照多种不同的特征给物体排序。
4、乐于合作与交流,重视对科学证据的思考。
5、认识对于同一物体从不同的角度排序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体验排序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某一特征或多个特征进行排序。
难点:找出物体的共同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20支(4B、2B、HB、2H、4H各4支)铅笔、学生放大镜10只、实验记录表、三种塑料膜(数量:8×3张规格:20×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建构排序概念。
1、学生游戏:请一组同学起立,讲清要求,请最后一个同学看老师手中的卡片,问最后一位同学为什么能看清老师手上的卡片,调换顺序再做。
学生交流:得出学生座位是按个子高矮排列的。
2、学生观看刘翔雅典奥运夺冠录像。
师:刘翔真了不起,裁判是根据什么来判定刘翔是冠军的?
学生猜测:裁判是根据比赛所用时间来排列的。
出示雅典奥运会决赛的成绩表,引导学生观察刘翔所用时间最少,同时也说明他速度最快。
3、学生交流: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排序现象?
4、多媒体出示排序的科学概念。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根据物体的同一特征(如物体的轻重、软硬、厚薄、运动快慢等)来排列它们,这种活动就是排序。排序是一种常见的整理信息的方法。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亲历体验、交流活动,认识生活中已存在的各种各样的排序现象,调动学生已有的关于排序的前概念,理解排序所依据的特征,建构出排序的科学概念。既情趣盎然,又顺水推舟。)
二、动物奥运会,加深排序理解。
1、师:刚才,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一举夺魁,令人振奋。今天,这里也有一场动物奥运会。它们将要一起角逐游泳、赛跑、飞行三大项目的比赛。参加游泳比赛的选手有虎鲸、海豚、企鹅,参加赛跑比赛的是猎豹、金钱豹、鸵鸟,参加飞行比赛的是海燕、老鹰、椋鸟,这些参赛队员谁会得第一,而谁又会满脸通红落在最后呢?(相机出示多媒体)
2、猜测:如果你是裁判,你根据什么来确定它们的名次?
3、出示成绩表,交流。
4、师:海豚、猎豹、海燕在各自的领域是佼佼者,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谁会得第一?
5、学生交流小结:每一次排序要按同一特征(统一标准)。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关键词“同一特征”的理解,让学生明白每一次排序只能依据同一特征,保证下面一系列简单排序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根据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独立排序。
过渡:其实,在科学研究中,也经常要排序。
1、学生观察,独立排序。
(1)师:打开课本52页,这里有一组科学家测出的关于声音传播速度的数据,需要我们帮忙整理,请把排序结果写在表格里。
(2)学生观察,动手进行独立排序。(特征:从快到慢或从慢到快)
(3)师:从排序后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
(4)学生观察交流,发现规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有序中发现规律、寻找本质,从而进一步理解排序的意义。)
2、动手动脑,进行实践,强化独立排序技能。
(1)给铅笔排序。
过渡:通过排序,可以帮助科学家整理科学数据,进而发现科学规律,是一种很重要的科学探究技能。刚才我们利用观察的技能进行了排序,可有时仅仅依据观察还不能对物体进行排序。这里有5支铅笔,怎样进行排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