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教案19 新人教版必修2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4-15 10:23:34

34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一、教材分析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2(必修)——遗传与进化》(人教版)第三章第4节的内容。本节是学生在学习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的结构、DNA的复制等三节内容后的概括与提升,是本章基因的本质的升华部分,更是为第四章《基因的表达》作铺垫,所以说是起着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的重要一节。

新课标教材的内容与原教材比较,有一大特点:没有直接讲述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是首先采取资料的形式,以数据差异和作用表达为主线,逐步呈现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这样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还应用数学比较法,让学生知道基因与DNA的存在差别,知道基因才是有用的。从而在情感、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启示和升华。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2)了解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2)掌握分析材料的方法。

3、情感目标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DNA技术,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

2、教学难点: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四、学情分析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那如何针对教材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实际来上好课?使学生在一堂课里面学有所获、学有所进,是我们老师必须探讨和追求的问题。虽然我们学校的生源与一流学校间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我们老师的努力指导下,已经掌握了比较扎实的基础,对于DNA的有关知识也了解比较深,若我们能在教学中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学会、学懂、学全、活用,发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必能更好的发展。

五、教学方法

1.以教材所提供的资料入手,通过数学比较、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将课本所举的重复例子进行整合,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3.联系实际生活,引入DNA指纹技术的科普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认知DNA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打下基础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