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各章节教学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新课标版上册.doc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复习要求]: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考点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的认识
(2)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带正电,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因此: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注意:①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②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例如:氢原子核中无中子
2、相对原子质量:
某原子的质量 |
碳原子质量的1/12 |
⑵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核内微粒的关系: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开放探究]
1.道尔顿在著作中说:“一切物质都是由数量巨大的、极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间通过引力互相结合,我们不能创造原子,不能分裂原子,我们能实现的变化,无非把原先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分开,或原先分开的原子结合起来。”有人对其观点作如下修正,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一切物质”应改为“有的物质”。
②“变化”只能指“化学变化”而不能指其他任何变化。
③不能“创造”或“分裂”原子应指明不能用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方法“创造”或“分裂”原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2.填写下表,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通过下表,不仅可以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还能总结出:
原子种类 |
质子数 |
中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相对原子质量 |
氢 |
1 |
0 |
|
|
碳 |
|
6 |
|
12 |
氧 |
|
8 |
|
16 |
钠 |
11 |
12 |
|
|
铁 |
30 |
|
26 |
|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训练]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
A.分子 B. 原子 . 质子 D.电子
2.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 ( )
A. 中子数 B.电子数 C.原子数 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3.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5.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①通常是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正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跟原子比较体积很小,但却集中了原子的主要质量.正确的是()
A.②④⑥ B. ②③⑥ C.①③⑤ D.①④⑤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实际原子质量的简称
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其他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相比较所得的比
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
D.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之和
7.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________电的________和核外带________电的________构成的,由于它们所带的电荷________,电性________,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8.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于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________,中子数________,核外电子数________。
9.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
(3)带正电荷的粒子是 ________。
(4)不显电性的粒子是________。
(5)质量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
(6)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________。
(7)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________。
10.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
课题2 元 素
[复习要求]:
1、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化学元素
2、记住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了解元素的分类
3、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认识元素符号的意义
4、知道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的意义和区别
[考点一]、元素
1、 含义: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这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因此: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