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课题1 第二课时 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导学案.doc
学习目标:
1.了解复分解反应以及发生的条件;
2.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3.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学习重点:
部分碳酸盐的性质和用途;碳酸根离子的检测方法。
学习难点:
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课前预习
一.按要求写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
2.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3.列举两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说出下面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C+O2
CaCO3
课内探究
一.自主学习
1.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一些性质和用途。
2.阅读资料:
<1>.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
<2>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
二.合作探究
1.以小组形式做【实验11-1】,观察这两个实验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2、以小组形式做【实验11-2】,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这个实验的两种生成物,讨论生成物获得的方法。
3、学习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4、讨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5、探讨书后附录1所提供的有关酸碱盐的溶解性信息。
三、精讲点拨:
1、含有碳酸根的物质,滴加稀盐酸时,会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
2、碳酸根离子的检测方法:取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如果有气体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样品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3、盐的分类方法:以阳离子为标准分类,如钾盐、钠盐、钙盐等;以阴离子为标准分类,如硝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等。
4、复分解反应的形式和发生的条件:AB+CD→AD+CB
生成物中如果有水、有气体或有沉淀生成,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三个条件具备其一即可。
5、几种常见的不溶于水的物质,如AgCl、BaSO4、CaCO3、BaCO3、Mg(OH)2等。
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讨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看看你们有哪些收获和感悟。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