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教案(4) 苏教版必修1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5-14 20:55:12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入

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

提问:工业上为什么要制备大量的硫酸?企业是如何生产硫酸的呢?

思考并回答:因为H2SO4有着广泛的用途。

猜测硫酸的生产过程

 

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望,激情引入新课,为教学创设良好的情境和氛围。

二、展示流程,逐一探讨

多媒体展示硫酸制备流程图,再逐一展示各设备,并提问

1、沸腾炉

提问:

①工业制硫酸的原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如何使矿石燃烧充分?

③为什么要命名为“沸腾炉”?

④炉气在进入接触室之前应怎样处理?为什么?

 

2、接触室

提问: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为何要使用热交换器?

③如何提高SO2的转化率?

 

 

3、吸收塔

提问:①SO3如何被吸收?为什么?化学方程式?

②尾气能否直接排放?含有什么有害气体?为什么还有此气体?如何处理?

 

 

4、小结:

提问:①此种制硫酸方法为什么会被称为“接触法”呢?②工业制硫酸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反应原理?用到的设备?

阅读教材并思考

 

 

 

分组讨论并回答:

高温

①硫或黄铁矿S+O2====SO2;

4FeS2+11O2====2Fe2O3+8SO2

②粉碎矿石,并鼓入空气

③矿石在上下翻腾

高温

④净化处理,防止“催化剂中毒”。

 

①2SO2+O2====2SO3;

②因为正反应放热,反应温度不能过高,以提高转化率,通过热交换器将热量传给需加热 的冷气体,充分利用能源。

③通入过量的空气。

 

①用98.3%浓H2SO4吸收,防止因用稀H2SO4或水而产生酸雾,不利吸收

②不能直接排放,其含有SO2等有毒气体,因为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可用石灰或氨水来吸收SO2。

 

思考并归纳总结

 

 

 

 

从实际出发,注重问题的设计,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与工业生产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以及变废为保的意识。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突出重点。

过渡:通常同一种物质的不同浓度的水溶液,当它们的浓度有差异时,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否也有差异?

稀H2SO4大家都很熟悉,它具有哪些性质?为什么有这些性质?浓H2SO4如何稀释成稀H2SO4?浓H2SO4的化学性质与稀H2SO4相比,究竟是否相同呢?

思考并回答:一般差异不大

  

归纳出酸的通性,因为

H2SO4====2H++SO42-

阐述稀释的方法

复习已知的性质,探究未知的特性

三、分组实验、探究奥妙

利用桌面上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几种方案来探究浓H2SO4的吸水性

 

 

 

组织探究,成果交流

提问:

①根据吸水性,浓H2SO4可作什么用途?

②不可以干燥怎样的气体?

讨论可能实现的实验方案,并操作:

1、往装有CuSO4·5H2O的表面皿上,滴上浓硫酸

2、把罩在热水上方内壁有水雾的两个烧杯,分别罩在装有浓硫酸,稀硫酸的表面皿上。

3、把装有饱和KNO3溶液的水试管插入装有15ml浓H2SO4的大试管并塞紧活塞

 

小组归结,班级交流

 

回答:作干燥剂

回答:碱性气体、还原性气体

学习科学家的态度和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回头表达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精神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